第1559章 連環計(第2/3頁)

王君臨坐在火爐邊上,留守在他身邊的一萬六千大軍都尉以上軍官,除了值班或者有任務的幾人之外,全部在這個帥帳之中。

“大營外的防禦準備怎麽樣了。”王君臨最先問道。

“王爺放心,一切就緒,只等那李神通帶大軍來攻打。”

“馬廄裏面保暖要做好。”王君臨又轉頭問另一名都尉。

“啟稟王爺,馬廄設在避風之處,且其中也生了爐子,準備了幹草,不會有凍傷的戰馬。”

“石炭、柴禾你們各軍還夠不夠?”

“啟稟王爺,石碳夠用了,但是用來生火的柴禾還是有些少。”

“不急,等將那李神通第一波打敗之後,再安排時間搜集幹柴。在這之前你們要省著用,實在不行,將馬糞曬幹攢著也能湊合著用。”

“是!”

“現在這鐵爐子比較多,你們防火事宜一定要做好,切不要因小失大。”

“王爺放心,我們都嚴格遵守軍部下發的火爐使用規定,絕不會出現失火之事。”

關於李神通帶領的李家軍來了怎麽打的作戰計劃眾人早已推衍了無數次,熟的不能再熟了,現在議事只是王君臨將一些戰場之外可能會影響戰爭勝負的事情一一過問一遍。

這些事情中有些事情看起來很小,甚至感覺不重要,但是眾人都是老行伍,知道戰場上任何一個細節都有可能決定成敗,更何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戰前準備得越充分,戰時越輕松,越少死傷。

王君臨絕沒有輕視李神通和李淵集團精兵的想法,之前李神通和羅士信野戰輕易輸了,主要是因為對方根本不了解遠東軍擁有的各種恐怖殺傷利器,以及特有的戰術打法。

而呂梁郡和忻口郡的丟失原因就更多了,除了穿過呂梁山脈的密道是李神通一方完全不知道的緣故。此外,便是遠東軍一方有軍情府、小雨劇院、武林公會等各方勢力全方位提供的情報占了優勢,再加上每一次行動之前,都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周密的計劃。所以才能在短短一天之內創造奇跡,控制兩郡之地。

而如今,李神通已經通過之前戰場上敗過一次,必然了解到一些情況,再想利用火藥包、地雷、手榴彈,鋼弦弓、連發快弩、百發快弩等強大殺器決定戰場勝負的難度就會極大的增加。

一一詢問和叮囑了需要注意和準備的一些重要事情,又將今天的任務安排之後,各個都尉、果毅都尉們一一走出帥帳,上馬回歸各營。

王君臨在沈果兒的服侍下喝了一杯熱奶茶,穿上羊皮大衣出了帳蓬。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銀白之色。

如今已經過了十月下旬,在中原和江南還很暖和,但在這裏已經算是進入了冬天。

就在昨天剛剛又下了一場大雪,除了天上陰沉沉的天空,地面之上再找不出其他大片的顏色。只是這種銀白沒有文人才子口中銀裝素裹的嬌嬈,只有無限寒冷的蕭殺之意。

沒錯,王君臨的依仗便是他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修建的這座大營。

一頂頂的帳蓬錯落有致且有序的分布在大營之中,而在大營往外又挖掘了兩道壕溝,然後用壕溝裏面挖出來的土,築起了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線——兩道矮墻。

當然,還有其他的工事和手段,一起構成了一個集防禦與進攻一體的攻防體系。

王君臨的中軍就設在大營最中間靠近東北面,直面李神通所在朔州城的方向。

這些工事早在數日前便弄完了,否則這幾天下了大雪地面封凍,即使遠東軍的軍中有很多鐵鎬鐵鍁,那幹起這些事情也是極為費力的。

當然,這種費力很快就要出現在李神通帶領的十萬李家軍身上。

王君臨在一眾親兵的護衛下,例行性的縱馬沿著大營四周繞著看了一圈,便有一名探子縱馬飛奔而來,距離王君臨十多步時下馬,單膝跪地,大聲說道:“啟稟王爺,偵騎回報。李神通的李家軍前鋒已經出現在西邊六十多裏的小樹林!”

王君臨不由眼睛一亮,說道:“前鋒多少人馬。”

“一萬,都是一人兩馬的精銳,且全部都身著鐵甲。”探子立刻說道。

王君臨點了點頭,看向西方,喃喃自語道:“李神通!還有你的十萬精銳,我已經等候多時了。”

“傳令各軍,敵人的前鋒已經出現,敵軍主力很快便會到來。”王君臨示意讓探子自行離開,對身邊一名親兵吩咐道。

那名親兵答應一聲,便帶領幾名通信士兵縱馬離去。

沈果兒在旁邊問道:“王爺,要不要召集各都尉前來議事?”

“不用,讓全軍知道這個消息就行了。”不說前鋒,即使李神通的主力到來,王君臨都認為沒有必要再召開作戰會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