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6章 李世民接到的密信(第2/3頁)

李世民知道這個張天文頗得父親的信任,平時一直伺候在父親身邊,不知為何出現在此地。

雖然只是父親身邊的近臣幕僚,但李世民卻知道父親身邊的近臣幕僚卻是最不能得罪之人,特別是他如今統兵在外,在軍中的威望又越來越高,很可能已經引起了父親的猜忌。所以他不敢怠慢,急忙策馬上前,問道:“張先生怎麽會出現在此地?”

那張先生也不敢對李世民不敬,連忙下馬對李世民行禮,才後揮了揮手,旁邊一個侍衛連忙下了馬,鄭重其事的拿出一個精致無比的檀木盒,雙手捧著送到了張天文手中。

然後張天文高高捧起這檀木盒,低聲道:“二公子,唐王殿下有密令。”

李世民大驚,連忙滾身下馬,躬身接過木盒,驗過封漆小心打開,快速的看了一遍密紡的內容,深吸一口氣,令身邊的親兵侍從收好,起身對張天文說道:“父親的密令,我已經知道。張先生遠來辛苦,尚請暫回驛館歇休,待本帥辦完這趟差使,晚上回來,再給張先生接風洗塵。”

那張天文連忙抱抱拳,說道:“二公子客氣了,離開安城城時,唐王殿下囑咐老夫早去早回,之前來的路上又下了大雪耽誤了兩天,再加上若是回去的遲了,王爺不喜,老夫這躺差事的功勞不說,恐怕便連苦勞都沒了。所以,二公子實在是不必客氣,當是軍務要緊。這十殺寨老夫便不再逗留了,今日時日尚早,立刻便回出發長安城,只是要請二公子賜幾個回令字,回去老夫也好給王爺交差。”

“如此豈非令本帥太過意不去………”

張天文卻不待他說完,馬上說道:“非是老夫客氣,實是這一路上經常下雪,回長安城都亦免不了要耽誤時間,只能早些往回去。”

李世民豈能不了解張天文的性格,知道是個行事極為謹慎,且膽小怕事之人,在他想來,這個能力其實平平的張天文這番巴巴的跑來送父親的密令,多半是見著他這邊一直死死將遠東軍擋住,相比其他三路是個難得的機會,便要表現表現。

要知道,不辭辛苦從長安城跑來,日後他這邊將父親交待的差事做好,免不了也算是一功。

但張天文雖到了十殺寨,心裏多半還是想著十殺寨乃前線,說不定什麽時候便打起仗來,所謂“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便是如此,張天文這等讀書文人自然是離危險越遠越好。

李世民自以為是的想清楚其中原委,因此也不再挽留,抱拳道:“如此,本帥亦恥噪張先生了,他日有機會回長安城,再給張先生使賠罪。”說罷,喚來一個校尉,令其點了百騎人馬,護送張天文,又暗中叫心腹返回他在十殺寨臨時帥府,取了五百兩銀子,送給張天文。

直到目送張天文遠去,李世民才轉過身來,神色中變得一片肅然和凝重,剛那密令他簡單掃了一遍,沒想到北路和南邊的形勢竟然已經如此惡劣,此時他心中充滿了擔憂。

深吸一口氣,李世民吩咐道:“傳本帥軍令,召集都尉以上將官到白虎節堂進行軍議。”

………

………

張天文完成李靖交待的大事,暗暗松了口氣,不露聲色的一路回到前往長安城方向第一個驛館時已經天黑。

待李世民派出的百名騎兵離開後,張天文秘密見了一位神秘客人,然後連夜坐馬車消失不見。

一個月後,範陽郡某縣多了一個面白無須,深居淺出的富家翁。

………

………

時間回到七天前,在長安城,有人給李淵匯報家臣幕僚張天文生病了,李淵只是吩咐讓張天文好好治病,賞賜了一些錢糧,便不再理會此事。

然後三天之後,又有人給李淵稟報說張天文疾病惡化死了。李淵這些天因為北邊和東邊戰事不利,忙的不可開交,對於一個心腹近臣的死也只是眉頭微微皺了皺,安排人接替了張天文負責的一些事情,便徹底將此事拋擲腦後。

再說李世民,卻是絲毫沒有懷疑過這份密旨的真假,不光是張天文是他父親李淵身邊的心腹近臣,還因為這信的字跡就是他父親的,絕不會有錯。

唯一讓他有些感到沉重的是,這份密信中透露出一個信息,他的父親和長安城裏面那些老家夥有些慌了。

之所以這樣,自然是因為兩個消息。

一是因為北路李神通丟失兩個郡,且先後損失近十萬人馬。

二是西邊往隴關的糧道被奪,而長安城竟然一時間沒有兵力可以去支援隴關。

沒錯,這份“李淵”的密令中是讓李世民想法設法重創東邊的遠東軍,甚至近可能的打入遠東軍治下上谷郡境內,以圍魏救趙之計,讓與遠東軍的整體戰局形成一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