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5章 這是一個奇跡(第2/2頁)

一月五日,李神通眼見從汾河上難以阻攔遠東軍過江,便已經親自統領剩余九萬陸軍前來支援李風年,準備在岸邊給遠東軍迎頭一擊。

當李神通帶九萬大軍來到臨河城外岸邊時,遠東軍旋風營五萬騎兵已經以浮橋通過汾河,與黃世雄所部和一千名工兵輜重營將士匯合一處,在汾河邊上開始列陣,準備迎接大戰。

而同一時間,眼見旋風營人全部過汾河,王君臨一聲令下,直接將浮橋給燒了,至於糧草,自然是可以從李家軍人手中搶到。

沒錯,王君臨就是要背水一戰。

遠東軍戰力本來就要比李家軍軍隊強,如今又是背水一戰,發揮出戰力比平時自然還會更強上一些,這能夠讓遠東軍更大程度彌補兵力是李家軍一半的缺陷。

李神通麾下這十萬人馬是目前李家軍在太原府唯一一支真正能夠在與遠東軍正面野戰中相抗的軍隊,李神通無路可退。

雙方沒有太多的彎彎道道,王君臨和羅士信率領旋風營五萬人馬剛渡過汾河,李神通便率領大軍撲了上來。

兩支軍隊共超過十五萬人的軍勢,已經以最為猛烈的姿態沖撞在一起,掀起了血浪…………

臨河外大江岸邊,激烈的廝殺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時辰。

天色已經黑下去,然而火焰延燒,血線蔓延,整個臨河縣城外汾河岸邊水被染成了赤紅色,天空中帶著火焰的箭矢不停劃過。

汾河邊的光暗明滅中,屍體延綿開去,有手持兵刃的士兵,搖搖晃晃地從血泊裏站起來,向四周看去,旋風營的騎兵隊猶如與汾河並行的另一股洪流,呼嘯殺過。

若是有人能夠站在高空向下面看去,便會發現,臨河城外汾河岸邊無數犬牙交錯的廝殺,火光燃燒了樹林,在風中呼嘯,舉著火把、調集士兵的隊伍如長龍一般蔓延穿插在低矮的山嶺間,給人難以名狀的威懾力,巨大的旗幟在黑暗中依然迎風招展。

遠東軍雖然戰力強大,但是這次他們倉促過河,沒有防禦可依,強大的軍械也沒有帶來多少,而李神通自知已經沒有退路可言,在戰前許諾了太多的懸賞和用了各種手段提升將士的士氣和敢拼之心,再加上他們畢竟兵力是遠東軍的兩倍,所以短時間內雙方竟然殺得勢均力敵。

嘈雜的聲音圍繞著周圍,山嶺之上,李神通身披大氅,騎著他的戰馬,目光死死望著整個戰場的情況,他偶爾便發出一道命令,派出預備隊,或是作出軍陣的調動,應對上戰場的變化。

放在後世現代,兩千人可以填滿一整個操場,人數擴大五十多倍,山嶺間、河床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

當然,一個真正的名將,是可以在這樣的混亂中看清整個戰場的形式,辨認出每一支軍隊的所屬,甚至預測出視野所不能及的山野那頭,戰場有著怎樣的演變。

若不是碰到王君臨這等變態妖孽,李神通是一位當世當之無愧的名將,即使是史上也是留名的。

從戰鬥打響開始,李神通已經將自己的麾下大軍所能夠發揮出的力量調集發揮到了極致,雙方的戰線展開,就有長達數裏的鋒線,而在一個多時辰的戰鬥中,一路輾轉延綿,到得此時,雙方鏖戰的距離超過了十數裏,一萬多人將鮮血與生命留在了河床兩岸。

只是,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他們李家軍開始隱隱處於下風了。

在別人不能察覺的空隙中,李神通的整個身體,都在微微顫抖。他很清楚眼前自己指揮的這場戰爭最後的勝負意味著什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場戰爭直接決定著他們李家能不能守得住太原府。

因為除了他麾下大軍,李家軍在太原府已經無能戰之兵。

李神通知道,此戰他若是輸了,雖然還可以依靠太原城的高大堅固死守一段時間,但以遠東軍強大的攻城手段,除了像隴關那樣的天險之外,即使是太原城也根本守不住。

所以,若是輸了基本意味著李家軍已經放棄太原府。

此時此刻,李神通的整個生命都像是在燃燒。

他想要在此戰中將遠東軍打敗,保住李家的根基————太原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