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9章 非要留下死磕的人(第3/4頁)

鑿穿之後,這支李家軍步兵便開始潰逃,羅士信帶領人在後面追殺,當步兵沒有了戰陣,只剩下逃跑時,在騎兵面前便幾乎喪失了一切戰鬥力。

這已經是狼群狩獵羊群的場面,但即使是這樣羅士信依然大聲吆喝著,不讓騎兵們散得太開,更不會追到光線不明的小巷子裏面。

…………

…………

後方,王君臨騎著血鬃馬,在近千名特戰隊高手的護衛簇擁之下,直接騎著馬上了沒有炸毀的寬闊城墻之上。

他俯瞰整個太原城,發現除了豁口的硝煙彌漫,城裏縱深出也是火光沖天煙霧滾滾。

而四面八方全都是遠東軍湧動的馬群人海,整座城池如防洪堤垮了一般,洪水在四面蔓延,李家軍已經基本上失去了成建制、有規模的反抗能力,只剩下零零散散的追逃。

特別是當王家和裴家在軍中的部分將官直接帶領部下謀反之後,李家軍很快就徹底的失去了對太原城的控制,只剩下往城外逃命,但跑得快的逃了出去,跑得慢的被旋風營另外三路人馬擋住殺了,或者直接跪下投降。

…………

…………

在城頭上看了一會兒,王君臨便從城頭下來,往城中心李府走去,因為他知道王家和裴家的人,以及百刀盟的人都等著他出現,好心中徹底的踏實下來。

走在街道上,前方的廝殺還在繼續,遠東軍士兵以百人為一隊還在走街穿巷的殺敵,或者正沿著血路向前推進。

王君臨感覺血鬃馬的馬蹄有點滑,低頭一看,臉色一片平靜和漠然。

馬蹄打滑自然是因為街面上的血水太多了,甚至在有石板的街上流動,像是剛剛下了一場血雨一般。

這年頭城中街道上有石板鋪路已經是有數的大城了,但這石板拼鑲的並不規則,石板表面磨平,沒幹的血水在石板上面粘稠流淌,再加上有坑坑窪窪的,馬蹄踩上還真會不慎走滑。

黑夜之中,借著火光和東邊魚肚白的天光,王君臨發現,血聚攏在石板之間的縫隙裏,顏色變深,露出駭人的線條……就好像大地龜裂的裂痕。

有血自然就有屍體,有很多的血自然就會有很多的屍體。

王君臨這一路過來,屍體一堆一堆的,甚至有屍體疊在一起,將路都擋住了!

總之,街面上血腥味叫人作嘔,就像一個屠殺場,簡直觸目驚心之極。

王君臨自然不會被這些東西觸目和驚心,他只是很理智的在分析,這些屍體之所以堆積在了一起,是因為巷戰與野戰的不同之處造成的。

這街巷中發生了密集沖突,但空間有限,所以才導致屍體非常集中,看起來十分恐怖。

側耳傾聽著遠遠近近的慘叫和求饒聲在空中飄蕩,王君臨禁不住心中感慨:“所以,這亂世要盡快結束,否則人命始終如草芥一般。”

………

………

由於李建成的消失,夏侯端聚集一萬多人反擊失敗,除了一部分見機逃走的人馬之外,太原城未逃走的數萬軍隊無路可退,紛紛向遠東軍投降。

遠東軍人馬在軍情府、太原王氏和裴氏的配合下,迅速控制住了太原城的官衙、倉庫等重要設施。

直至天色大亮時,太原城內的局勢已經基本控制,該逃走的已經逃走,該死的已經死了,該投降的也已經投降。

但為什麽說基本控制,因為還有最後一群李家軍的頑固反抗。

夏侯端帶領著一千多士兵被羅士信帶人團團圍住,這種情況下夏侯端不投降也就罷了,他的這一千多名屬下竟然也不投降。

羅士信自然是樂得有人反抗,所以他親自帶人圍殺,鐵蹄踐踏,槍刺刀砍,場面十分慘烈,殺得很是舒爽。

王君臨對此略有些感慨,這個夏侯端在隋唐英雄裏面只是一個小角色,不想對李家如此忠烈不說,還如此受士兵的擁戴。

當然,夏侯端歷史上沒有什麽名氣,或許就是因為他死的太早了,該逃走的時候不逃走,明知必死,改變不了結局,非要留下死磕。

這已經不是忠心,而是愚忠了。

明明可以逃走,保存實力,回頭再重來。

古人不都說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不過,話說回來,這樣的人留下斷後實在太合適了。

所以,王君臨給親兵說了一句話,有親兵跑過去將他的命令說給了羅士信。

羅士信有些可惜的大聲喊道:“夏侯端,王爺有令,爾等放下兵器,跪地投降!便可免一死!”

“王爺有令,爾等放下兵器,跪地投降!便可免一死!”圍著最後這一千來名李家軍的遠東軍士兵大聲呼喊。

一千多名李家軍士兵眼巴巴的看著夏侯端,心中無比渴望著夏侯端能夠投降,這樣的話他們也能夠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