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1章 聶小雨講的神奇故事(第2/2頁)

雖然聶小雨和一號殺手之王被一萬精騎逼退,但是聶小雨卻在萬軍之前,一口氣射了十三箭,射死數百人不說,其中包括十三名大將。

劍神為了保護其中一名主將,被聶小雨抓住破綻,一箭射傷了胳膊。

劍神是個非常記仇的人,所以為了這一箭之仇,他對三天後雙方交換人質做了一些準備,甚至與某個存在委曲求全,進行了一項交易。

他不奢望能夠殺死那個叫聶小雨的妖女,但至少也要將其殺傷,才能消去他心頭之恨。

…………

…………

大業十五年,三月七日。

河東與關中的交接之處,潼關。

潼關,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水經注》曾有記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潼關城始建於東漢末年,是關中真正自古以來公認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因為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河東、關中、中原要沖,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沖,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進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素有“第一關”、“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等美譽。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遠東軍從河或進攻關中的大軍便被死死的擋在了這裏,日好王君臨想要對關中發兵,首先要攻下這潼關城才行。

不過,如今的潼關城已經不是東漢時建立的關城了,而是建在黃土塬上,楊廣當皇帝之後的第四年,沉迷於巡視天下,卻不知道給地方和百姓造成極大的負擔不說,每到一個地方都喜歡指指點點,改變一些東西,留下能夠傳承多年或者被後人得知他巡視過此處的地方,好彰顯他自認為的文治武功。

那一年,楊廣遊覽經過潼關城,聽說這潼關城是當年東漢時當時的皇帝親自定下的建關城地方,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麽樣的腦回路,也不管自己的決定又要耗費多少民脂民膏,一聲令下,抽調五萬民夫,從地方征集三十萬兩銀子,五十萬石的糧食,硬生生的將整個潼關城往南邊移了數裏之遠。

而當時,大隋還在修建北邊的長城和洛陽新都,以及大運河,征調了天下數百萬的百姓,丟下荒蕪的田地,搞基建工程。

如今,李淵和王君臨之所以將交換人質的地方選在這裏,並非是因為這裏是險關,卻是與這地方的具體地形有關。

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裏形勢的險要。

在這樣的地方,雙方都很難鋪開大軍,準備較多的人手,彼此不用太過擔心搞什麽埋伏之類的手段。

所以,聶小雨只讓春秋奴駕馭一輛馬車,載著李建成來到了這裏。

而李淵集團一方,也是在出了潼關城之後,由劍神和一名車夫載著沈果兒繼續向前,五千騎兵和一百多名高手留在了潼關城內。

到了這裏,遠遠看著雄偉的潼關城,李建成若是還不明白自己要被父親那邊交換救出,那還不如直接一頭碰死在潼關城算了,還回去當什麽唐王世子。

只是因為聶小雨除了一路上給他講一些奇怪的故事,做一些奇怪的事情之外,從不多言,而他也不敢多問。

所以,李建成至今都不知道父親那邊到底抓了遠東軍一方何等重要的人物,竟然讓王君臨願意將自己他這這唐王世子拿來交換。

不過,李建成大多時候是這樣想的,有時候心底深處也會生出王君臨壓根就沒有將自己放在心上,沒有將自己當一回事的的想法。而每當生出這樣的想法,他就非常郁悶,這甚至比從小到大被自己父親失望的時候還要讓他郁悶痛苦。

所以,這一路至今,李建成除了還在暗自遺憾和不爽王君臨竟然自始至終沒有接見自己之外,也對和自己用來交換的那人好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