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8章 如此毒誓真何用?(第2/3頁)

沖出長街之後,眼前豁然開朗,讓沖鋒在最前的騎兵,心中終於松了一口氣,柴紹轉頭看了一眼,大概算了一下死的人數不會超過三千人,也是暗暗松了口氣。

柴紹遠遠的看著皇宮方向,眸中一片冰寒,心中沒有絲毫動搖,手中長刀前指,沉聲下令:“全軍繼續沖鋒,沖向皇宮!”

“全軍繼續沖鋒,沖向皇宮!”

“全軍繼續沖鋒,沖向皇宮!”

………

………

“轟”的一聲,皇宮中太極殿那沉重的殿門緩緩合上,仿佛將外面的風雨全部阻擋在了門外。

夏天即使有風雨也不會有冷意,而大殿裏,還有炙熱的火盆,火燭,所以反而有些悶熱。

但是,此刻這太極殿中的氣氛卻漸漸的凝固冷卻了下來。

李淵感覺氛圍烘托的差不多了,便繼續往下開始他的表演,淡淡說道:“爾等誰暗中與遠東軍有勾結,妄圖腳踩兩只船,本王這裏都知道,你們也不要妄圖抵賴,更不要喊冤說是本王冤枉了你們!”

這句話說出來,整個大殿裏頓時寂靜無聲,安靜的幾乎連人的呼吸聲都可以清晰聽見。

“本王也知道,多年以來,門閥世家都在到處下注!都喜歡將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裏面,但是今時不同於往日,今晚,現在,你們必須做出選擇,否則就會死人。”

李淵說到這裏的時候,終於臉上流露出了清晰的殺機,聲音也忽然變得高亢而冰寒起來!

忽然,他輕輕一拍手掌!

大殿兩側的側門忽然打開,有沉重的腳步快速跑動中,兩隊青甲親兵侍衛蜂擁而入!

每個親兵兵侍衛手裏的刀斧閃爍著寒光!!

這個舉動,頓時讓大殿中的許多人都嚇呆了!

唐王……這是要……大開殺戒了?

不對,李淵不可能大開殺戒,他只是想以武力逼迫這些門閥世家的家主們做出選擇,否則才會殺人。

而對這些門閥世家的家主們來說,在死亡面前肯定會選擇先活下來再說。

至於,事後會不會反悔,李淵如何約束他們今日所說的話,那就要看李淵有沒有什麽特殊的手段了。

不過,此時這兩隊青甲刀斧手沖進來之後,頓時占據從李淵所在的台階往下一直到大殿兩側的位置,這看起來也挺嚇唬人的。

獨孤長蘇這個時候又發話了,不管怎麽說這種事情總要一個扮紅臉,一個扮白臉的。

“我等門閥世家最為看重的是祖宗血脈,今日為防止爾等所說的話出門後再反悔,唐王殿下已經讓人準備了桌案焚香,爾等若是選擇王君臨,大可按照之前所說,留下所有財產,族人自行離開關中。若是選擇效忠唐王殿下,家主必須要跪地以祖宗血脈起誓,如有違背,其氏族將斷子絕孫。”

獨孤長蘇這話一說,現場不少門閥世家的家主們臉色微變,心中一寒,這個誓言太毒了。

當然,誓言再毒,若是發誓的人不相信這種事情,也是沒有半點用處。

比如王君臨就不會相信這種誓言,但是在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中,起誓和誓約占了相當的份量。古人在誓約面前相當敬畏與謙卑的。

比如,歷史上宋太祖趙匡胤因黃袍加身取代柴氏家族成為宋朝開國皇帝,要求子孫在接替皇位之時,警記誓約,其中之一是:“保全柴氏子孫,不得因有罪加刑。”

誓約中嚴重警告說:子孫不得背棄誓約,否則為不祥,將遭天譴。因此,我們能看到歷史上柴家子孫總是享有王族之尊。

還比如,《左傳》記載,鄭武公夫人姜氏生莊公時難產,所以一直不喜歡這個大兒子,而偏愛小兒子共叔段。姜氏想立小兒子為君主,可是她的丈夫武公不同意。

及至莊公繼位,姜氏就一意幫著小兒子討封地,最後發展成和共叔段一起陰謀造反,想要推翻莊公。莊公在打敗共叔段後,就把其母安置到了城穎,並且當面發下重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古人都很重誓,一國之君怎能出爾反爾。莊公既思念母親,又不願違背誓言,就叫人修築了一座高大的土台,思念母親時,就登台向城穎方向眺望。後來人們把這夯土台叫“望母台”。

此外,在古代,人無信不立,重信義才能立國安邦。作為萬民之表率的君王對社會風尚有著莫大的引導作用,若稍有不慎,上行下效,所造成的惡果更是不可估量。

所以,即使一國之君也不敢違背誓言,惟恐影響了自身的威望、民眾的教化,被後人恥笑以及遭神靈懲罰。

而門閥世家可是龐然大物,其實不比一國之君差多少,他們同樣非常看重誓言,特別是當這個誓言非常毒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