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章 大唐國師的結盟之策(第2/4頁)

沈果兒當即說道:“啟稟陛下,蕭瑀三天前已經到達南詔六鎮,算起來和朝廷派往六鎮的六個主官同一天到達。”

頓了一下,沈果兒請示道:“王爺,六鎮生詔人心思不定,蕭瑀前往六鎮萬一生出亂子,要不要將他抓起來,直接送到揚州?”

王君臨笑著搖了搖頭,道:“不用抓他,而且還要幫他成事。”

沈果兒等人怔了一下,魏征直接反問出聲:“陛下,您說幫蕭瑀成事?”

不過,李靖、杜如晦、房玄齡、沈果兒略一沉思之後,便明白了王君臨的意思,臉上流露出了貓戲老鼠般的笑意。

“沒錯,”王君臨點了點頭,“是幫蕭瑀成事。”

王君臨緊接著吩咐道:“果兒,你親自安排,和羅成配合,從南詔族中挑選精幹人手,創造或者尋找合適的機會,讓他們與蕭瑀接觸,被蕭瑀拉攏收服,然後再幫蕭瑀在南詔郡尋找一處隱蔽的敵後根據地,爭取在我們與唐國全面開戰之前,幫蕭瑀拉出一支上萬人的隊伍。”

沈果兒臉上帶著微笑,點頭道:“陛下放心,果兒知道怎麽做了。”

王君臨猶豫了一下,又提醒道:“蕭瑀不是普通人,若是這個過程被他有所發現和察覺,你第一時間向朕稟報。”

沈果兒將一些東西都記在了自己拿的小本本上,答應一聲退到一邊。

王君臨這才目光掃過眾人,旁邊一名內侍立刻走到一側的墻邊,伸手扯起一根細繩一拉,一張巨幅地圖便滑了下來,懸掛在眾人面前。

“諸位愛卿請看,這便是我大安國與唐國地圖,重點標出來的是與唐國邊境上一些要點和能夠行軍的道路。”

王君臨回轉身來,亢聲說道:“朕自立國以來,興工商、強農牧,重文教、練兵馬,休養生息,積蓄實力,就是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唐國納入我大安國治下,讓關中和洛陽百姓也過上安泰富足的生活。”

“李世民自然是不願意,而且兩年以來,唐國軍力和國力也提升很大,最主要的是國安府已經得到確切消息,唐國也已經能夠制造出火藥武器,所以攻伐唐國將是我們多年以來最艱難的一戰,我們務必要做萬全準備。”

大安國的弘股重臣們聽著王君臨的話,看著地圖上被大安國包圍著的那片自古以來的龍興之地,神色略有些凝重的同時,心中早已熱血沸騰,只有打下這些地方,大安國才真正統一天下,也不枉他們成為如此帝國的開國功臣。

杜如晦最先恢復平靜,說道:“陛下的意思是,只要三年之約時間一到,便立刻攻打唐國?”

王君臨微微頷首,說道:“沒錯,朕正是這個意思。”

劉子明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臣以為一年後出兵唐國,還不到時候,至少從財政上準備並不充分。且我們與梁國大戰結束還不到兩年時間。”

王君臨搖了搖頭,說道:“劉愛卿所言不錯,立國以來,我們花費在民生和文政方面的錢財太多,財政上還不如之前充分,但是若考慮到唐國已經能夠制造出火藥武器,我們便不能再等。”

李靖立刻肅然說道:“陛下所言極是,打唐國的確是宜早不宜遲,唐國能夠制造出火藥武器是一方面,李世民此人雄才大略,善用人才,麾下文臣武將中能人也不少,在唐國也甚得民心。不過,臣以為出兵大唐不可超過六個軍團三十萬之數。否則我大安國內糧草供應可能會有些吃力。”

劉子明還想說什麽,最終欲言又止,他最近正在計算若是出兵攻打唐國所用糧草、銀錢等耗費,但他也知道,李靖說的有道理,陛下的決定也沒有錯,打唐國的確是越早越好。

王君臨對李靖點了點頭,目光掃過眾人,說道:“李靖說得有理,攻打唐國便定下六個軍團吧!”

頓了一下,王君臨盯著李靖,鄭重說道:“李靖,此次攻打唐國,朕有意讓你擔任主帥,你可有信心勝任?”

李靖渾身一震,起身對王君臨一拜到底,恭謹道:“臣謝陛下信任之恩,臣有信心勝任主帥之位。”

王君臨對李靖的信心和反應非常滿意,微微頷首,示意李靖免禮,又道:“朕想分三路同時對唐國發起進攻,除了你親自帶領一路大軍之外,由徐世績和秦瓊各領一路人馬,你以為如何?”

李靖恭敬道:“陛下英明,臣建議徐世績大將軍統領瓦崗軍團和上官虎的西部軍團十萬人從陳倉一帶發起攻擊。秦瓊大將軍統領旋風軍團和太原軍團十萬人從潼關一帶發起進攻。而臣親自帶領老虎軍團和鐵槍軍團十萬人從中原一帶對洛陽發起攻擊。”

王君臨一臉贊賞,笑道:“愛卿的想法與朕之思略不謀而合,便依此計劃,軍部和兵部開始著手準備。一年後兩國約定到期之日,便是我大安國對唐國發兵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