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章 王君臨的砌墻戰術(第2/3頁)

上官虎派使者勸降,守將倒是李世民的心腹嫡系,死不投降。

但黑風關城內最終卻是發生兵變,主將及其親兵心腹被數名部屬聯手所殺,從黑風關城內部打開城門,裏應外合之下,黑風關卻是被上官虎輕易拿下。

黑風關兵變投誠的消息傳到長安,李世民氣急攻心,又吐了一口血,剛剛建立不到三年的唐國頓時更加搖搖欲墜。

十一月一日,秦瓊命令裴元慶帶領十萬人馬圍困柴紹死守的商洛郡城,他和羅士信親自帶領十萬人馬向京兆府直撲而去,一路上路過七個縣城竟然直接開門投降。

同一時間,徐世績攻克鹹陽城,守將段志玄戰死城頭,大軍前鋒距離長安城不足百裏。

南邊,李靖帶領的南路大軍更是順利,因為長孫無忌已經將主力精兵葬送在了上洛城外,且從上洛城到長安城已經沒有什麽大城和關口,李靖直接帶兵打到了京兆府境內,不過長孫無忌逃得很快,最後直接逃進了長安城,向李世民請罪去了。

十一月十五日,李世民下令柴紹放棄商洛城,帶領十五萬精兵回撤至長安城。

十一月十七日,除了部分人馬要留守攻克的城池之外,大安國總計二十萬大軍在長安城外勝利會師。

唐國北方陜北四個郡城不等大安國大軍進攻,守將和郡守直接宣布投誠,向王君臨效忠。

至此,唐國除了長安城之外,全部成為大安國的疆土。

長安城是天下有數的名城,是歷朝歷代當一國之都最多的城池,也是歷史上極難從外面攻克的堅城。

甚至歷史上長安城就從未被從城外攻克過,每一次的陷落都是因為內部出了問題。

………

………

不過,這些天,大安國三路大軍能夠這麽快攻到長安城外,也與李世民將長安城附近各個城池中不少能戰之兵收縮至長安城中有關。

如今,長安城內,守軍多達三十萬,且這兩個多月以來已經做了大量守城準備,守城軍械和各類守城武器裝備應有盡有,最主要的是囤積了供大軍所用一年的糧草。

只是,一年再久遲早會到,以眼下情況,被李世民和一號傀儡寄予厚望的蕭瑀若是不能發揮奇效,這長安城遲早會被大安國的大軍攻破,區別只是耗時多久、消耗多少的問題。

…………

…………

大軍圍住長安城的第二日,京兆府一帶天氣大好,萬裏無雲。

在洛陽城待了幾日,王君臨來到了長安城外大安國的軍隊軍營。

不管是對李世民這個天命之子最後的尊重,還是最後的一些安排,亦或是王君臨靜極思動,整天批閱奏折有些無聊,王君臨決定禦駕親征。

號角悠長,金鼓鳴響,大營轅門外,以李靖、秦瓊、徐世績、尉遲敬德、羅士信等人為首的大安國高級將官們換上簇新的官服或者鎧甲,肅然挺立,等待禦駕來臨。

“臣等參見陛下!”秦瓊、李靖等人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地,隨在他們的身後,黑壓壓的軍官們跪倒了一地。

大軍要負責圍困長安城,王君臨早就派人提前過來下旨給軍隊,讓他們該做什麽做什麽,各個軍團的部分軍官前來迎駕便可,並且嚴令就在大營門口迎駕,不可前出太遠。

隨王君臨而來的大安國主要高層有左相杜如晦、安全府大統領沈果兒,天衛軍團主將程咬金。

此時,隨在王君臨身後的杜如晦和沈果兒、程咬金等人趕緊下馬,避在一邊,王君臨騎著血鬃馬上前,旁邊還跟著一匹神駿高大的銀猞猁,緩緩地到了眾人面前。

王君臨目光掃過眾人,最後停頓在李靖、秦瓊和徐世績三人身上,一臉溫和滿意之色,道:“諸位愛卿攻唐之戰甚得朕心。”

雖然因為開掛,早就知道這三人是隋唐時間統兵打仗方面最厲害的三個人,但王君臨也沒有想到這由這三人各帶領一路大軍攻打唐國,堪堪三個月的時間,便已經將唐國幾乎滅國,只剩下長安一孤城苟延殘喘。

如此戰果、如此效率,王君臨焉能不滿意。

可以說,這三位在王君臨看來,便是核武器一般的神器,尋常國家能夠有這三人中任何一個,只要當皇帝的能夠重用、不要猜忌,想打敗仗都難。

雖然,早就知道對唐國之戰他們打得很不錯,但是李靖、秦瓊、徐世績等人聽到皇帝陛下的贊譽之後,還是徹底放下心來,無不欣喜之極。

“眾位愛卿辛苦了,都起來吧!”王君臨微笑的說道。

“謝陛下隆恩。”眾人齊聲高呼,然後趕緊起身,直直站好。

“陛下,臣等準備好了禦帳,請陛下移駕。”李靖是此次攻唐大軍的總帥,也是眾將中官位最高者,此時來到王君臨身邊躬身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