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7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2/2頁)

同時期的西班牙火槍兵用的穆斯特克火繩槍,口徑高達二十毫米,其威力大到足以在一百米的距離上擊穿兩毫米的板甲,在這種火槍面前,不管是西方的板甲騎士還是東方那種身披三層重甲的重步兵都得跪。

同時期西方普遍裝備的板甲促使了大口徑火槍的普及,而大口徑火槍的普及又是使得板甲逐步退出歷史舞台,使得火槍兵最終統一了戰場。

到了大唐王朝這邊,李軒對歷史上的火槍發展歷程自然是不他清楚的,他只知道火繩槍和燧發槍,而去年開始搞火繩槍的時候,他一開始也沒有嚴格設定非要多少口徑,多少重量和長度等等。

他的要求是很實際的,那就是能夠在中等距離上就有效擊穿明軍裝備比較普遍的棉甲,在這個前提下才確定了最後的口徑以及槍管長度等數據。

最後諸多原因就是讓大唐新軍的火槍確定了最後的諸多數據,比如長度以及重量以及最重要的口徑:四分半,也就是約十四毫米。

這個口徑在早期火槍裏,屬於中口徑,其威力比西方二十毫米以上的大口徑火槍差一些,但是比十毫米左右的小口徑火槍卻又是強了很多。

面對大唐新軍的這種中口徑火槍,別說這些棉甲了,即便是近代裏防護水平已經達到了巔峰的騎兵胸甲,一樣擋不住。

對此應天虎他們可是深有體會的,因此他的一個親兵就是死在了這種火銃之下,作為親兵,自然是裝備優良,穿著棉甲之余,還外穿了一層鐵甲,這種防禦水平在明軍來說已經是可以說達到了巔峰。

批雙甲的勇士在這年頭,往往是最精銳的士兵,沖鋒陷陣不在話下,但是這個親兵卻是在距離偽唐賊軍還有足足四十步的時候就被人打死了。

從那以後,應天虎就知道,對上偽唐賊軍的火銃,要麽是依靠人數一窩蜂沖上去,趁著他們裝填不及廝殺,要麽是直接趴下來躲避子彈。

現在,他的選擇就是趴下來躲避子彈!

對方可是有七八十號火槍手呢,自己這百來號人能不能沖過去可真是個未知數!

實際上,如果應天虎選擇了沖鋒,那麽下場絕對會很慘!

在沒有大量弓箭手掩護的情況,應天虎直接帶人沖鋒的話,大唐新軍的火槍手都敢放任應天虎他們沖到二十米內甚至十多米的距離,然後來一個貼面齊射!

一個貼面近距離齊射過後,王單旭就會再率領火槍手發起刺刀沖鋒,這些明軍很有可能當場死傷過半,這樣的情況下,應天虎手底下的這些明軍士兵要是不崩潰,這些明軍就不是明軍,而是外星人了。

因為李軒對火槍兵的戰術了解大多來源於後世的影視劇,尤其是那些穿著大紅袍的英國龍蝦兵們,如此也就導致了李軒訓練出來的大唐火槍兵,某種程度也算是英國人龍蝦兵的翻版。

而英國的龍蝦兵是怎麽打仗的?

簡單的說,他們打仗的時候宗旨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決不開第一槍!

所以在無數戰例裏,都可以看到那些看似死板的英國龍蝦兵在擲彈兵進行曲之中,慢悠悠的走到人家的槍口前,絲毫不顧及對方的子彈打中戰友噴了自己一臉血。

一直走到人家面前二三十米的距離才會舉槍射擊。

而且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只開一槍,因為他們這一輪齊射後,對方大多都已經傷亡慘重,接下來他們就會直接發起刺刀沖鋒,以刺刀肉搏直接擊潰對手。

看他們打仗,就感覺看他們喝下午茶一樣,那叫一個輕松悠閑,跟其他國家的軍隊打仗喊打喊殺的一對比,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當然了,也不是說他們這麽打仗就很牛逼,很多時候他們也會被打的抱頭鼠竄,但是人家卻是不以為意,從始至終都堅持這麽打仗。

如今的大唐新軍在李軒的訓練下,也是著重訓練二十米齊射以及刺刀沖鋒這兩點。

因此大唐新軍的這兩個火槍隊,他們拿手的其實並不是中遠距離的多排輪射,而是近距離上的齊射以及刺刀沖鋒!

而應天虎怕死,第一時間就讓士兵們趴下來躲避,而沒有說直接帶人沖上去,可以說直接救了他自己以及這些明軍士兵們一條性命。

等對面的槍聲停下來後,白煙消散,確認那些火槍兵已經跑出好幾百米遠後,應天虎才是站了起來,隨即拔出腰刀:“殺啊!”

喊著各種口號帶著人追了幾十米後,他才是停下步伐,隨即派人向後方的刁雷勛報告:部屬遇賊軍伏擊,卑職親自率軍奮力反擊,力戰多時,賊軍不敵乃倉皇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