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1章 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打下梧州(第2/2頁)

通常軍報使者都是士官軍銜,而且如果遇到有人幹預阻攔前路,可以直接擊殺之。

而靠近前線路段,更是由軍中的傳令兵負責軍報的傳遞,這些可是真正的騎兵,尋常人如果膽敢阻攔他們,他們可是會毫不猶豫的直接拔刀砍人!

聖旨被送走後,李軒繼續對著地圖看了一眼,然後咬了咬牙下了決心!

這梧州城不能再拖下去了,而繞過去也是不可行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打,哪怕是付出慘重的傷亡也要把梧州給打下來,這樣不僅僅是代表著能夠拔掉兩廣地區最硬的一根釘子,同時還能夠掃清繼續東進廣東的道路,而不用擔心後背被人捅一刀。

此外解決了梧州之後,到時候派遣部隊東進廣東的同時,自己也能夠騰出來部分兵力北上柳州增援貴州東部,甚至是直接殺入湖廣,威脅湖廣南部,從桂林出發,殺到湖廣,可要比興泉府那邊去湖廣方便多了,甚至到時候還可以直接威脅湖廣永州府、寶慶府,尤其是靖州。

湖廣明軍要去興泉府,他們需要從靖州出發,然後再去興泉府的,等自己的大軍從桂林殺上去靖州的話,那麽就能夠直接截斷進入興泉府明軍的糧道,到時候,來一個殲滅湖廣這數萬明軍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要拿下梧州,只要解決了梧州這數萬明軍,那麽整盤棋才能夠活過來,而不是和現在這樣處處受制於人。

這個梧州,就算是第一軍的將士死光了也要拿下來,不對,應該是說:哪怕死光最後一個守備軍將士,也要打下梧州!

正規軍不能死光,最多最多死一半,要是都死光了他這個皇帝還當個毛啊!

下定了決心後,李軒就是很快找來了幾個將領商議了一番!

他身為皇帝,哪怕是已經親自做出了決定,但是也不能自己說出來並強行推動!

李軒給自己的定位始終都是一個裁判,而不是選手,這樣才能夠一如既往的維持皇帝的超然地位。

讓別人提出來,然後自己同意,這勝利了,自然是他這個皇帝光明偉大,如果說很不辛,攻打梧州打不下來,還損兵折將的話,那麽自然就是提出這個建議的將領的錯,而他李軒只不過是誤信了讒言而已!

身為皇帝的李軒,是永遠都不會犯錯的!

犯錯的只能是手底下的大臣們!

基於這種需求,李軒是找到了其他幾個本來就支持強攻的將領,暗示了一番強攻這個辦法深得朕意後,這些將領們自然是能夠領會李軒的意思。

於是,第二天的禦前戰略會議上,這幾個得到了李軒暗示的將領,包括第三步兵旅旅長陳科橋少將,第一步兵旅的參謀長李新中校是再一次提出了強攻梧州,並且是為此拿出了詳細的作戰方案。

然而不等眾人開口反對呢,李軒就是開口道:“哦,這強攻的話,具體計劃如何?”

李軒一反往常絕少在戰略辯論還不分明的情況下就插口,下頭的將領們都是聰明人,自然是看出來了這種反常,並且明白這種反常背後的含義。

因為這代表著李軒已經是傾向於強攻的方案了。

所以郝柏年他們雖然依舊不同意強攻,但是還是耐著性子聽陳科橋說著他的強攻方案!

“本案用意,力求在十天到半個月的時間裏徹底攻克梧州,並且殲滅城內敵軍!”

陳科橋一邊說著,一邊用著小木制的指揮榜在梧州城防地圖上指指點點道:“本案雖為強攻,但是強攻乃是最後手段,而前期的準備依舊不可或缺!”

“在部隊發起強攻之前,部隊應當持續挖掘戰壕,地道,力求把戰壕推進到距離城墻三十米左右,把地道挖到城墻下方,然後進行爆破!”

“爆破?”這個詞有點陌生啊!

這挖地道他們不是沒幹過,但是之前的挖地道可是作為運兵通道使用的,是想要挖地道穿過城墻,然後從城內突然出現,制造混亂甚至協助部隊奪取城門或者城墻,但是這一次,陳科橋說的卻是爆破!

而什麽是爆破?這個詞匯沒聽過啊,聽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