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9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2/2頁)

要不然的話,大唐王朝歷盡數次大戰,死傷也不算小了,但是為什麽能夠保持現有部隊的補充還能源源不斷的擴充新部隊啊,就是因為來當兵的人多啊!

也就是正規軍對兵員的素質要求比較高,如果把要求放低一些的話,大唐王朝裏的新兵來源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再上漲好幾倍呢。

因此梧州的這兩萬降兵的招降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不敢說全部,但是也有半數以上的降兵表示願意主動加入大唐王師,為千古聖君,偉大光榮的皇帝陛下李軒效忠,從這些人將會挑選部分精銳加入正規軍。

剩下的部分一開始還有些猶豫,但是聽聞不加入大唐王師就得去挖礦修城幹苦力後,也是有部分人願意表示自己先前的決定是錯的,已經痛改前非願意加入大唐王師了。

還剩下若幹人是寧願幹苦力也不願意再上戰場的,對這些人,也不能過於強迫,直接安排他們去挖礦做苦力就是了,反正大唐王朝的工部對免費勞動力的需求量極大。

這麽一番折騰下來,補充到現有幾個守備旅的兵力有了,新建第六守備旅、第七守備旅的兵力也是有了,甚至都還多出來了差不多兩千人。

最後是先臨時遍了一個守備團。

而當李軒在後方折騰著梧州城,折騰著降官、降兵們這些破事的時候,桂林府那邊也是掀開了新一輪的戰事。

雖然第四軍還沒能抵達桂林府,不過之前的暫編第一團也是得到了一批裝備和兵員的補充,如今的暫編第一團雖然還不如正規軍步兵團這麽強大,但也算得上是實力強悍了,而且還擁有碗口炮,小股騎兵呢。

通過接受沿途的明軍降兵,再加上作戰司給他們補充的若幹新兵,如今暫編第一團轄有預備營兩個營,守備營三個,此外還有炮隊一隊、騎兵一隊、輜重一營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輔助部隊一堆,總兵力達到了三千人左右。

雖然靠這點兵力想要拿下桂林府城還是過於艱難,但是暫編第一團卻是已經成功的把桂林府的其他州縣,尤其是西部、南部的眾多州縣橫掃一空。

因此第四軍北上的,愣是一個明軍都沒遇到,倒是遇上了部分當地捕盜營的接應。

在桂林府,自然也是和其他地方一樣建立了捕盜營編制,不過如今大唐王朝裏的捕盜營規模比之以往已經是大大縮小了。

因為軍費壓力極大,而且有著守備軍充當輔助兵力也是用不上捕盜營參與二線作戰了,所以除去了重要地區,其他普通的地方已經是大大削減了捕盜營的規模!

按照大唐王朝巡警部、兵部、樞密院等部門的協商,已經是規定按照縣設捕盜隊、府設捕盜營,大縣設大隊,小縣設小隊,大府設大營,小府設小營的原則,大力壓縮捕盜營的規模。

如今基本上一個普通的縣,其捕盜隊的規模只有百人,如果是人口大縣,則是相應的提高到一百五十人,如果是戰略要地,則是協調府捕盜營派遣若幹隊布防該縣,而人口小縣,則是進一步縮減到八十人甚至五十人。

如果是府城駐地的縣,則是該縣不設捕盜隊,直接由府捕盜營監管該縣治安,一個普通府,其捕盜營的標準人數是額定三百五十人,就是三個隊的規模。

如果是人口大府,商業大府,戰略要地等特殊地區,則是酌情增加一個隊或者兩個隊,但是原則上不會超過五個隊的規模。

如果是小府的話,則是再進行縮減一個隊,轄兩個隊。

這麽一番縮小編制後,就是成功的把捕盜營的規模控制了下來,讓去真正的成為了一支地方治安部隊,並且不至於造成太大的軍費壓力。

捕盜營的編制雖然縮小了,但是依舊足以控制地方,因為這年頭很多縣一共也就幾萬人口而已,縣城通常只有幾千人口居住,有百人規模的捕盜隊足以威懾當地了。

不僅僅是捕盜營的規模縮小了,隨著大唐王朝的控制區逐漸增大,大唐王朝的另外一支武裝力量:稅務稽查隊。其編制也是開始變小了,以前一個縣可能就有上百人,但是這種情況雖然還依舊有,但是基本只局限在新占領區。

通常情況下,新占領區裏因為抗稅事件層出不窮,所以需要強而有力的稅務稽查隊進行強而有力的征稅。

當大唐王朝對占領區的掌控比較徹底後,稅務稽查隊的規模一般會開始減少,當然了人自然是不是裁減了,而是抽調到其他新占領區了,而稅務稽查隊的那些人渣們也是極度歡迎這種方式,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從已經搜刮幹凈的地方進入到一個尚未搜刮的地方,那代表著什麽?代表著油水啊!

因此稅務稽查隊的戰鬥向來是緊跟大唐陸軍的步伐,他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們在和陸軍肩並肩的戰鬥,從未退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