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9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2/3頁)

大唐治下反應不一,而明王朝治下,山東乃至北直隸那邊卻是已經一片哀嚎!

安慶失陷了,俞大猷投誠了,在兩件事加在一起,已經是讓大明君臣看不到獲勝的希望了!

這一場戰爭,難道他們大明王朝真的要敗了嗎!

哀嚎之余,不少人卻是已經有了其他心思,比如京師那邊的不少官員們,已經是偷偷和南邊來的偽唐軍情司的探子接觸上了,當然了,現在談什麽投誠還太早,不過總是要提前摸清楚條件的,到時候也好考慮啊。

良禽擇木而棲,他們自然是鳳凰之才,不過這大明,如今恐怕已經不是良木了。

而作為人間俊才的他們,自然是不會陪著大明一起沉淪的!

當然了,這些都是外界的想法,而在山東濟南的正德皇帝,雖然年歲已大,但是看到了最新一期的大唐朝報後,卻是沒有表現出來多少的意外,甚至連怒氣都沒有。

安慶被圍城又不是一天兩天了,這都被圍城一個月了,而稍微有些正常理智的人,其實都猜得出來,這安慶城肯定是要完蛋了,唯一不確定的就是,安慶城完蛋的具體時間而已。

既然安慶城都完蛋了,破賊軍也完了,俞大猷這個人本身投誠與否也就不重要了。

再說了,正德皇帝他就算是想要發怒的話,那又如何?

這幾年來,打敗仗的將領多了,投誠的也有不少!

揚州城一戰裏,連兵部尚書都是戰敗殉國了,而總兵、福建、遊擊、指揮使等高級將領更是死傷的死傷,被俘的被俘,投誠的投誠。

動怒的話,他在揚州城失陷的時候就已經震怒過了,現在,他對此已經是看淡了。

不過讓他感到有些無奈的是,這安慶城失陷,俞大猷投誠的消息,他竟然還要從偽唐的大唐朝報上得知,而明王朝自身的官方渠道,卻是沒有給他及時傳來這個消息。

鳳陽、廬州、徐州等江北之地的失陷,已經是切斷了安慶和山東方面的直接聯系。

安慶失陷,在他的預料之內,但是之前安慶也是給他爭取了不少的時間,讓他有時間來整頓從北方各地抽調而來的大軍,鞏固山東、河南的防務。

而讓他欣慰的是,俺答汗已經是答應出兵,前期的兩萬騎兵已經是南下!

雖然北方各地的邊鎮報告說俺答汗的騎兵南下後,趁機強占了不少城池,掠奪了眾多物資,但是正德皇帝也是不在乎了。

這大明王朝都快要完蛋了,他還在乎北方邊鎮的得失?

他不怕俺答汗趁機占據邊鎮,更不怕他劫掠,哪怕是俺答汗不想和偽唐打,只想要渾水摸魚,但是只要俺答汗的騎兵南下了,那麽就足以為他分擔龐大的壓力,而這,就足夠了。

等他正德大軍,擊敗了偽唐北上主力後,有的是手段來收拾俺答汗!

俺答汗想要靠著騎兵守住那些邊鎮?開什麽玩笑!

只要給他一定的時間,穩住陣腳,那麽局勢就有挽回的可能性。

如果挽回不了,決戰死敗了,他正德就要當一個亡國之君了,他還管什麽俺答汗南下後影響如何啊!

正德皇帝聽聞安慶失敗後,依舊在濟南坐鎮!

如今匯集在山東、河南兩地的明軍也是越來越多,而且是各種明軍都有,有從邊鎮抽調回來的邊軍大約三萬,而這三萬邊軍,已經是明軍手裏最後的一支邊軍主力了。

然後還有從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陜西等地抽調來的各省新軍,總數也有四萬人。

最後則是京營大約兩萬人!

一共將近十萬的主力部隊,其中有五千騎兵。

另外還有收攏的江北殘兵,其中騎兵不少,大約有三四千人。

也就是說,目前為止,正德皇帝手中掌握的騎兵,就有將近萬騎!

然而就算是這樣,正德皇帝也是信心不足,當初揚州城內,同樣有十萬明軍,而且還有眾多火炮,完善的城防工事,最後還不是一樣被擊潰了。

而通過揚州、安慶兩戰,乃至之前的眾多守城作戰也是讓正德明白,一味的死守堅城,那絕對是死路一條。

所以這一次,他雖然把很多兵力都是部署在濟南,但其實他從來都沒有想過在濟南打一場防守作戰,因為這樣就無法發揮出來明軍的最大優勢:騎兵!

他要利用己方的騎兵優勢,和北上賊軍打一場野戰!

如果到時候能夠讓俺答汗助戰,那麽這一仗,他還是有希望的!

偽唐賊軍步戰實力強悍,槍炮更是犀利無比,但是他們卻是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他們缺乏騎兵!

以往不管是野戰還是守城作戰,正德皇帝也算是看明白了,那個時候完全就是以己之弱,迎戰賊軍之強,這要是能夠打贏才見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