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時不待我(第2/3頁)

如此才算是跟上了大唐陸軍發展的步伐,沒有和他的上司曹明達一樣沒能跟上時代,統一戰爭後期基本就是淪為二流,統一戰爭結束後,在軍隊裏基本就是混不下去,最後無奈的退出現役。

聖天子仁慈,在他退役之前,給他升了個陸軍中將的軍銜,又給他賞賜了個子爵。

康長寧的自己肯學,運氣也好,一直都是率領騎兵部隊南征北戰,跟在盧愚之後頭混了不少的戰功,這才避免了統一戰爭結束後才是保住了位置。

宣平八年,熬了多年的他得以升任陸軍少將,然後多次擔任騎兵旅、騎兵師的指揮官。

乃是陸軍裏老資格的騎兵將領之一,而且一直都是在前線,沒有和其他人一樣馬放南山,戰爭結束後就是被一紙詔令調回金陵養老了。

過去的三年裏,他一直擔任第五騎兵師師長,去年調任第九軍副軍長,平日裏他也是負責指揮第九軍麾下騎兵部隊的人選。

也只有這樣資歷夠深的騎兵將領,才能夠鎮得住騎兵部隊的其他驕兵悍將。

雖然說他的軍銜還只是少將,但是他資歷深厚,軍功也不差,還有子爵頭銜,軍中的其他騎兵將領,哪怕是同為少將的,在他面前都不得不老老實實的夾著尾巴,喊上一句前輩!

有這樣的一個老將統帥騎兵兵團,鄧喜德也放心!

而步兵大部隊,自然是他鄧喜德親自統帥!

計劃制定好了,命令也是發下去了,鄧喜德卻是依舊忙碌,這當一軍之長,要忙的事多了去,可不僅僅是指揮打仗就夠的,其他什麽亂七八糟的事都要他處理。

相對來說,下面的那些師長,旅長,團長們則是要更加純粹一些,可以安心打仗!

不說鄧喜德,卻說康長寧,領命後也是顯得有些激動,他打過的仗多了去,但是指揮一萬多人的騎兵部隊,說真的還從來沒有過。

嗯,別說他了,目前整個大唐陸軍裏都沒人有這種經驗,包括盧愚之。

因為大唐陸軍之前從來就沒有過規模這麽大的騎兵部隊!

當年騎兵作戰規模最大的時候,就是遼東戰役的時候,當時就是盧愚之統帥的騎兵,但是當年他統帥的騎兵,也就小一萬人,而且這些騎兵裏頭,相當多一部分還是師屬騎兵。

正是因為大家都沒有什麽經驗,這才是康長寧能夠獲得指揮機會的原因。

首先鄧喜德覺得,這個老將雖然說才華一般般,搞不出來什麽天馬行空的戰術,但是勝在資歷深,壓得住騎兵的那一群驕兵悍將,同時也是夠成熟穩重,不會亂搞一些七七八八的東西,會老老實實的按照既定作戰計劃執行。

有時候,將領也不是越有才華就越好的,因為這樣的人往往都喜歡兵行險著,喜歡冒險。

一旦冒險成功了,那麽就是大勝,但是倘若冒險失敗了,往往也會葬送全軍。

這也是為什麽在陸軍內部,郝柏年的地位高於李春景的緣故。

李春景的軍事才華,那是沒的說的,在眾多高級將領裏頭,甚至都可以說是當得上第一了,但是這個人指揮作戰的時候就是喜歡冒險。

每次帶兵作戰,都是讓後頭的一群人心急如焚,生怕他一不小就打了個大敗仗,全軍覆沒之類的。

哪怕是聖天子李軒愛惜他的才華,但是也只能是選擇性的用他。

郝柏年就不同了,這個人喜歡穩紮穩打,偶爾也用一點小計策什麽的,很少去冒什麽巨大的風險追求大勝。

而這樣的將領,更讓人放心,因為不會出什麽太大的差錯,只要給他足夠的兵力那麽基本不會輸。

當然了,如果他手頭上的兵力不夠,實力不濟的時候,郝柏年也會冒險玩一些奇襲之類的,但是這是不得而為之,和李春景天生就喜歡冒險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康長寧,就是類似郝柏年這樣,看似不太突出,但實際上讓人很放心的將領。

要不然,統一戰爭結束後這麽多早期的將領都是那些新生代的將領代替,然後被迫轉到地方預備部隊或者是回到金陵城養老,而他自己卻是能夠一直待在北方邊境帶兵了。

不過即便是已經五十來歲,性格也是成熟穩重的康長寧,面臨著統帥大軍北上作戰,有機會建立巨大功勛的機會,也是激動不已。

因為他知道,這一次機會,恐怕他就是這輩子最後一次博取陸軍中將軍銜的機會了。

如果錯過了這一次,恐怕幾年之後他因為年齡問題,要給後輩們讓路而被迫退出現役,最好的結束也是回金陵城養老。

畢竟一個蘿蔔一個坑,他這樣的老將不退下來,新生代的將領們就沒機會爬上來。

別說他這樣的少將了,就連郝柏年他們,還不是一樣要給鄧喜德這些新生代將領讓路,乖乖的回到金陵城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