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2/2頁)

但是即便如此,他們在聽到號角聲的變化後,領頭的幾個身披全身甲的第六胸甲騎兵團的軍官們,依舊是高舉著指揮刀,直接改變方向朝著西北方向殺了過去,前方,是一個剛列陣完畢,準備攔截的韃靼人騎兵方針,數量足足有兩千之多。

軍官們上前,伴隨軍官作戰的親兵,也是舉著代表番號的軍旗跟了上去,高高豎起,迎風招展的軍旗,為後方的騎兵們指引了方向,讓他們不至於在混亂的戰場上迷失方向。

很快,第六胸甲騎兵團的騎兵們,就是跟著該團軍官的軍旗,改變方向殺了過去,而後方緊隨的第一騎兵師的騎兵們,見狀也是略微改變方向跟了過去。

如此,龐大的沖鋒陣列就是開始改變方向了!

這個過程裏,軍旗的作用發揮到淋淋盡致!

如果說戰鬥剛開始,雙方沒有正式接觸的階段裏,號角聲還是其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後,那麽等到戰鬥爆發的時候,實際上號角聲只能是用來傳遞一些最簡單的命令了,而且號角聲的命令傳遞,也只能是用來串聯高級軍官之間,普通士兵忙著廝殺,哪有閑工夫去聽什麽號角聲的命令啊。

普通士兵在廝殺的時候,只會根據本能,跟隨著己方部隊的軍旗在走。

而這個時候,一軍主官的軍旗就是非常重要了。

根據大唐陸軍條例,在戰場上軍旗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倒下的,以第六胸甲騎兵團為例子。

如今全團都是跟隨著第六胸甲騎兵團團長的指揮旗行動,如果該團團長戰死或者受傷,無法履行團長職務的時候,那麽就會由副團長即時接替指揮,同時為了避免主官戰死動搖軍心士氣,哪怕是主官真的戰死了,但是其親兵也不能降下主官的指揮旗,而是以最快速度找到副團長,讓副團長接管指揮旗。

副團長如果戰死了,那麽就是團參謀長接管,如果還戰死了,那麽就是軍銜最高之隊官,如果軍銜一致,則是番號最靠前的隊官,比如第一隊隊官接替指揮。

而這個過程裏,該團的指揮旗,一直都是必須高舉著,引領全團將士作戰。

要不然的話,大量的將士們無法獲得指揮旗的引導,會在混亂的戰場上徹底迷失的。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指揮旗,從發起沖鋒的那一刻,一直都是聳立在全團的最前方,一名極為強壯,直接身披半身輕型板甲的騎士,一手持軍刀,一手持韁繩,至於指揮旗,並不是他手持,也不是他背著,而是在馬鞍上有一個專門的插孔,可以把指揮旗給插上。

這名指揮旗旗手,從戰鬥發起的時候,就是一直緊跟著他的直屬長官,第六胸甲騎兵團團長廖強賓陸軍上校的身後,距離從不超過兩米之遠。

廖強賓上校身邊的人,自然是不止旗手一人,實際上他有兩個旗手,一左一右,一人持第六胸甲騎兵團的軍旗,這面軍旗,同樣也是承擔了第六胸甲騎兵團指揮旗的作用。

該旗乃是大唐陸海軍通用的藍底紅龍持劍旗,上繡有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字樣。

而另外一人,則是備用的旗手,他同樣也有一面同樣的指揮旗,只不過是在首席旗手死傷後或者發生其他什麽意外後,他才能夠接替任務,豎起指揮旗。

除了首選以及備用旗手外,還有副官兩人、傳令兵四人、外圍則是有衛兵二十余人。

這些衛兵的作用,就是用來保護廖強賓以及旗手的。

但是戰場上槍彈箭支無眼,別說他們這區區二十多人了,就算是整個第六胸甲騎兵團一起上陣,也不一定能夠確保廖強賓和軍旗的安全。

這不,隨著韃靼人又是發出來一波箭雨後,其中的一支箭詭異的射中了廖強賓,按照道理來說,廖強賓身為全團團長,為了親臨前線指揮以及人身安全,那可是直接配屬全身甲的。

雖然這種全身甲都是輕型全身甲,對火槍的防護能力一般般,但是對於弓箭那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但哪怕是全身甲,也是有弱點的,比如說面罩!

很不辛,廖強賓就是被韃靼人的箭支擊中了面罩,更準確的說,是面罩上的眼眶部分,為了獲得視線,這部分可是沒有遮攔的,而這支箭就是通過這個小小的缺口,直接射入了他的右眼。

被利箭射中右眼的廖強賓當即就是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