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2/3頁)

為什麽扯皮?

華亭方面想要從中分一杯羹,想要自行成立一個地方財政控股的公交馬車公司和上海公共馬車公司聯營這些線路。

人家上海公共馬車公司那裏肯啊!

他們出技術,出資金,出管理,你華亭這邊毛都不出,只是出地皮,而這些地皮都還要新公司拿錢去買,這樣就想要在新公司裏獲得半數的股份。

想都別想!

但是,人家華亭方面也是光腳的不怕穿鞋啊!

不利益均沾,那麽就別指望開什麽軌道馬車了,反正這些工人們又不是給華亭貢獻的工業產值和稅收,這能不能準時去上班,關他們華亭屁事。

最近,他們為了逼迫上海那邊妥協,甚至連維護那幾條煤渣路都是故意拖延了!

如今的情況是,上海那邊需要華亭縣的土地,更準確的說是華亭開發區的土地,作為生活居住配套區域,從而緩解第二工業區的龐大土地壓力。

但是華亭方面,並不甘心只得到一個住宅小區,他們想要得到一個工業區,再不濟也應該是大型的消費商業區,但是上海那邊連大型商業中心都不打算在華亭修,而是在第二工業區到華亭縣中間的少量區域裏建造。

這讓華亭方面的官員們相當不滿!

雖然說開發住宅小區之類的,也能賺不少錢,但是這基本沒什麽卵用,而且也無法給官員們帶來什麽政績。

帝國是有房地產行業的,但是帝國裏的房地產行業,和後世的房地產行業差別大了!

首先,帝國的土地制度,是采取私有土地制,全國百分之七十的可耕地面積,都是掌握在私人手中,並且擁有永久產權。

以城市土地而言,除了上海這種新開發的特殊城市外,其他大部分城市,哪怕是金陵城裏,其土地以及建築也是絕大部分屬於私人擁有。

想要征地然後賣掉,賺取差價作為財政收入。

可以,拿錢來!

這年頭可沒有什麽強行征收的說法,哪怕是各種手段用上,你最後也得用市價購買土地,因為其實很多土地的主體,並不是普通人,而是士紳們,人家不跟你玩價格暴漲就算不錯了。

然後官府搞各種配套之類的,準備開發升值然後高價賣地了,但是房地產商一看,升值了啊,趕緊囤地去,你猜這些房地產商是會去官府手裏買地還是會去私人手裏買地呢?

當價格過高的時候,你猜地產商會不會拋售,以回籠資金呢?

當土地資源不再作為一種壟斷資源的時候,土地財政這玩意根本就玩不下去,上海那邊官府購入了那麽多的土地,幾乎把商貿區、第一、第二工業區以及北岸開發區的土地都是購入,但是周邊的依舊是私人的土地,這地價多少,官府並沒有決定權,而是隨行就市。

最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地方官府根本就沒有權力直接出售這些土地……

甭管這些土地是官府原有的,還是後來征地購入的,這都是屬於官地,而大唐帝國成立以來,從來都沒有直接出售這些官地的例子。

國家的土地,目前只有三種途徑分發出去,分別是以租代購、軍功分田、屯墾令等方式直接分發!

即便是上海,也只能是用一次性付款租出五十年、乃至一百年這樣的方式來實現財政回籠,就這,還被督察院給盯上了。

這而且種長期租,雖然可以租用百年,但是畢竟是沒有永久產權,大部分人還是會心存顧慮的,同樣的錢,他們寧願購買私人的,有永遠產權的土地。

這其實也是上海特設縣衙門,不直接賣地,甚至也不賣房,只長期出租土地和房屋,成為了超級大房東的緣故。

大唐帝國的土地私有制,基本上就可以確定了,地方很難玩得轉土地財政,因此他們對於搞建築小區之類,推高轄區的地價,房價也沒啥興趣,反而會打壓,因為過高的房價地價,會影響招商引資。

他們只對能夠提高稅收、就業的行業感興趣,所以相對普通行業而言,他們更喜歡各種工廠。

他們官員個人對工廠,自然是沒啥特殊感覺的,但是奈何現在考評的時候,雖然說吏部會從多方面綜合考量,但是很多時候,大家幹的事都差不多,不夠突出,因此留給地方官員做政績的方式就不太多了。

而發展農業,工商業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其中因為農業的發展比較固定,發展的不夠好肯定不行,但是發展的好了也不夠突出,這剩下的工業就成為了眾多地方官員們重點廝殺的戰場了,因為這個做好了容易出成績,而且比起來也比較直觀。

由此,工業產值成為了對地方官員政績的重要考評依據,有多少工業產值,提供了多少就業崗位,征收了多少稅,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地方官員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