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2/2頁)

長江兩岸的松江、蘇州、揚州、常州、鎮江五府都是建設了眾多炮台,至於金陵城就更不用說了。

包圍著金陵城,有大大小小的堡壘目前有十二座,其中五座是江防炮台,另外的七座則是城防炮台,而在金陵城的對岸的江浦,還搞了個‘軍營要塞’,這個軍營要塞,其實一開始只是個近衛軍的軍營,駐紮在金陵城的長江對岸,以控衛金陵城。

後來根據這個軍營不斷的修築防禦工事,雖然幹脆是又搞了這個大型的炮台,由此,以往的這個純粹的軍營,就是變成了一個擁有駐紮部隊,江防炮台,城防要塞等功能的標準大型要塞。

大唐帝國修建眾多的沿江炮台,也是一種無奈,火炮性能不夠,只能是用數量來湊了,修建炮台的時候,往往是南北兩岸同時修築,利用兩岸的火炮來同時封鎖長江,要不然的話,只有一面的炮台,很難徹底封鎖長江。

在國內的繁華地區,尤其是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黃河運河流域修築大量的堡壘等設施,這些算得上是以防萬一,更多時候,這些堡壘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兵營,造成這樣的結果,那是因為軍方如今是喜歡把軍營堡壘化。

而在邊地以及海外領地,堡壘的修築和應用,就是顯得更加的專業了。

基本上海外領地的堡壘,其實規模都不大,但是去實用性卻是更強,除了軍事用途外,還兼顧城市功能,同時建設成本也更低,因為很多海外領地的堡壘,都是直接征用當地的土著,隨便給一口吃的就行,反正大唐帝國這麽多年來,在海外修築各類基礎設施的時候,就沒有過給當地的蠻夷土著發工錢的情況,甚至就連蠻夷土著們所食用的糧食,往往也是就地征收,畢竟大唐帝國總不能千裏迢迢的從國內運輸糧食過去不是。

大唐帝國,從來只有從海外領地運輸糧食回國的,從沒有從國內往海外領地大規模運輸糧食的先例。

因為大唐帝國命令禁制糧食出口!

修築堡壘的建築材料也是當地搜集,頂多就是用一些國內運送過去的水泥而已。

所以在海外領地修築堡壘,其實比在國內修要更低,最大的成本可能就是子彈錢了!

不過在邊地修築堡壘,就是要麻煩的多,在中原腹地修築這些堡壘,因為沒有什麽工期限制,也不急需,往往都是軍方自己動員民兵或者部隊自己幹,反正一天幹一天,這幾年下來往往也就幹成了,基本都是自食其力。

然而在邊地,因為軍事上的迫切需求,需要快速完工,同時在邊地,其實也很難讓當地的蠻夷修城,比如在河套戰役期間,當地的韃靼人自然是不會跑去給大唐帝國修築城堡的,就算是想要動用強行手段,人家也是會跑的。

當材料和人力都需要中原腹地支援的時候,成本上往往是比較高的。

黑龍江這邊的修築城堡,海軍也是參考了陸軍在河套地區的經驗,同時也是參考了海軍以往在海外領地的行動,所以是做了兩手準備。

一方面是準備效仿在海外領地的辦法,征召利用當地的蠻夷,以做到低成本甚至無成本修築。

另外一方面的話,則是為了預防萬一,在無法征召大量蠻夷土著的情況下,動用前期移民乃至軍隊自身來修築。

而現在看來,當邱曉得知奴兒幹城以及周邊的十多裏範圍內,所有的蠻夷土著都是跑了個精光的時候,他就是知道,這想要征召土著修城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只能是靠自己動手!

四千多移民的青壯陸續下船後,就是根據他們之前編成的民兵編制開始修城,最先開始修的是簡單的城墻設施。

雖然說如今槍炮發展迅速,傳統的城墻在大唐陸軍的大炮面前,基本上是沒有什麽作用了,但是完善的城防體系,尤其是棱堡這種新型的防禦體系,對於現時代的槍炮防禦效果還是挺不錯的,所以城墻是第一時間修起來了。

不過修城、安頓移民這些事,是輪不到邱曉操心了,這事自然是有移民屯墾司的應俊志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