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2/2頁)

他能夠做到這一點,自然是因為他的身份不尋常,他除了是陸軍少校外,還有另外一個名頭,那就是子爵世子。

胡寶關少校他爹乃是正兒八經的帝國子爵,現任浙江守備司令,陸軍中將銜,而且他爹前些年仕途巔峰的時候,可是擔任過第二軍軍長一職,在陸軍內也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不過後來嘛,因為年紀比較大,再加上軍界也是如同官場,競爭的厲害,後面的一大票新生代將領虎視眈眈著,想要把一票老頭子給拉下來自己上位。

結果嘛,自然是沒有什麽意外,他被人拉下來了,隨後開始退居二線,擔任浙江守備司令。

一般來說,各省的守備司令以及各預備師的師長等位置,在陸軍內部是屬於比較尷尬的職務,空有名頭但是沒啥實權,尤其是執行野戰軍改革之後,幾乎所有具有戰鬥力的部隊,都是被配屬給了各野戰軍。

隨後各省的預備師也是進行了改革,雖然預備師的名頭保留,但是基本都是被拆分,然後分別駐紮在各州府縣,普通州縣駐紮一個隊,重要一點的地方駐紮一個營之類的,平日裏彈壓地方,維護治安,戰時輔助配合野戰軍作戰。

而且很重要的是,不管是不是戰爭時期,各省守備司令並沒有權力調動其麾下的預備師部隊出省作戰。

有這個權力的,這個權力在樞密院軍令部,沒有軍令部下令,任何擅自調動分駐各省的預備師跨省作戰的行為,都會被視為謀逆。

同時,如果平日裏沒什麽大規模的內亂或者敵人打到本土來,各省守備司令部擅自集結部隊的話,也會第一時間遭到密切關注,一個小心,一個謀逆的罪名就會被扣下來了。

即便是發生內亂或者敵人打到本土來了,但是基本上各省都還駐紮著正規軍呢,其戰事往往也會由各野戰軍負責,集結的預備師也會被直接安排加強給各軍。

所以這麽多年來,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個守備司令會去集結他麾下的預備師,更多時候,各省的守備司令只是名義上,幹的更多還是一些行政工作,基本別指望帶兵打仗了,哪怕是在戰爭時期,也不行。

所以各省守備司令,雖然名義上擁有對省內預備師的指揮權,但實際上根本指揮不了,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虛職。

所以各省的守備司令,基本上都是由年紀比較大即將退役,或者是一些競爭重要職務失敗,最後被辦法分配過來的將領擔任。

胡寶關少校他爹就是屬於退居二線的將領!

不過雖然退居二線了,不過多年在野戰部隊裏任職,影響力還是有那麽一點,拉下面子來,還是能夠給他的嫡長子,子爵世子胡寶關少校謀取一個機會的。

當然了,帝國裏的高級將領多了去,而高級將領的子弟從軍那是非常普遍的事,帝國一千多名貴族,除了學術貴族外,其他的大多都是軍事貴族,這些軍事貴族的子弟,大多都會選擇從軍,尤其是有繼承權的世子更是無一例外。

這和目前大唐帝國的優軍政策是分不開的,更和大唐帝國的減等世襲貴族政策以及減等世襲至勛爵後,勛爵世子經過考核可以繼續繼承勛爵爵位有關系!

因為減等世襲的時候,如果世子立下了卓越軍功的話,那麽有一定的機會,是能夠被特賜直接承襲爵位,而不用減等承襲。

而勛爵的世子考核,更不用說了,數大考核條件裏,不管是學術考核還是從政考核,基本上對普通人而言都沒指望,但是從軍考核的話,卻是要顯得容易一些,從軍並立下軍功的話,哪怕這個軍功都不用太傑出,那麽都能夠繼續承襲勛爵爵位,保留貴族身份。

貴族子弟從軍,這是大唐帝國裏的潮流!

這種情況下,達官貴人的子弟從軍,也就很普遍了,胡寶關少校他爹雖然早些年也風光過,但是如今也是退居二線,沒啥影響力了,只能是依靠以前的人情關系給他鋪路。

這欠下了不少人情後,才是把之前在第十五步兵師任職的胡寶關調到了第五十七步兵團擔任參謀長,千辛萬苦,欠下眾多人情來第五十七步兵團幹嘛?

自然是為了立功了,如果不是為了立功,他來堂堂一個子爵世子,讓他老爹欠下了眾多人情,千辛萬苦才跑到馬六甲這破地方幹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