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2/3頁)

再過來,則是稅部、農部、禮部、巡警部等幾個部門了。

稅部不用說了,負責收稅的,早年權勢極大,不過隨著帝國內部穩定之後,其話語權也是日漸下降。

隨後則是農部,這個負責所有農桑事務、漁業、林業等事務的部門,看似只和糧食啊,木材之類的打交道,但是從古至今,和糧食等打交道的機構一直都是權重部門,因為民以食為天。

再然後是禮部,大唐的禮部和傳統的禮部有些區別,也帶有極大的相似性,因為這個禮部在大唐裏是主管教育、科舉、禮儀、宣傳事務的,說起來,其實政治地位並不比農部,稅部等差,而且因為禮部是屬於傳統的清流機構,很受官員們的青睞。

此外則是國企部以及財務部、巡警部等機構。

國企部掌管所有官辦企業,簡單來說,就是大唐的官方資產管理機構,說是機構呢,但是更像是一個眾多官辦企業的集團公司總部,當然了,管理著眾多官辦企業的它們,影響力也是不算小了。

財務部嘛,這個機構在大唐裏主要是負責花錢,負責財政預算,官員以及軍人們的俸祿發放等,此外中央銀行也歸他們管。

巡警部,這個就是負責全國治安事務的機構。

稍候則是戶部、工部、交通部、陸軍部、海軍部、外務部、法務部了。

之所以把他們排在後面,是因為他們的影響力都比較一般。

戶部只剩下管理民政事務的權力,很多時候這也只是個擺設,後來李軒給這個機構增加了權力,賦予了管理各機構內務的只能,說白了就是充當大唐眾多機構的後勤管家。

工部嘛,這個早年大唐第一權重機構,已經是徹底退化成為一個大號的國有施工隊了,只剩下了主持各類大型基層設施的權力,比如修個水利啊,修個皇宮什麽的。

而原來諸多工部的職能,都是被剝奪了,比如說管理工商事務的職能,被剝奪獨立出來成為了商部,比如說管理官辦企業的職能,也是被獨立出來成為了國企部,甚至就交通管理職能,也是被剝奪出來,然後單獨成立了交通部。

新成立的交通部,擁有管理全國交通事務的權力,包括鐵路、官道、城市交通、航運等。

而後頭的陸軍部和海軍部,這兩個機構在內閣一直沒啥影響力,因為他們的主要職能就是招兵,退伍兵安置等,更多的還是文官用來牽制軍方的一個手段。

再有就是外務部以及法務部了,這兩個機構就更加沒有什麽存在感了。

外務部主管外交、藩務,但是大唐基本沒有啥外交事務可以處理,藩務也沒有,所以是個正兒八經的清水衙門。

法務部好一點,不過權力也不大,這個機構就是負責起草各種法律文件,負責管理律師行業以及各地的監獄的機構,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權力,也就是起草各類法律文件,實際上他們也沒有什麽自主的權力,往往都是和各部門協同,他們主要就是給出一些專業意見,最後這法律能不能成型,他們說了不算,皇帝說了算。

基本上,他們一年到頭都是埋首在書桌上,翻閱並撰寫各種法律文件了。

如此有巡警部、法部、吏部、禮部、戶部、陸軍部、海軍部、工部、交通部、農部、稅部、財政部、商部、外務部、國企部,一共十五個部,十五個部就有十五個尚書,三十個侍郎了。

此外還有六個直屬內閣的司、局、監、署等,如海關總局、衛生局等,這些直屬內閣的司局,其主管也都是從二品的高官。

然後還有大法院、督察院這兩大機構,人家的級別也是非常高的,改制後設有正都禦史,品級是正二品,和尚書對接,下又分社左右都禦史,乃是從二品,和侍郎對接。

大法院那邊也是如此。

同時因為正都禦史和大法官,都是入值禦書房,所以他們的政治地位比尋常的尚書要更高。

除了京畿機構外,還有地方機構呢,大唐如今有二十五個省道,由北至南分別是東北、遼東、遼西、河封、陜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南。

江北、江南、皖北、皖南、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

除了上述二十五個省道外,還有一個政治地位非常特殊的承天府,嗯,也就是經常說的金陵城、京師,這個並不算普通省道裏頭,但是單列。

再過來還有眾多海外領地,如琉球府、呂宋府、萬丹府、馬六甲州、戈河州、檀香州、新金山州、南澳州等十幾個擁有正式官方行政機構的海外州府,其中各州府的品級不一,有高的也有低的。

如此眾多的京畿機構以及地方機構,自然也就造成了龐大的官員數量,導致哪怕是從三品的高級官員都是好幾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