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章 迎風臭十裏的大唐外交官(第2/2頁)

這筆錢如果是對於普通農家,比如說對於何錫華這樣的人來說,自然是一筆龐大的資金,但是對於闊過的左家而言,這已經是少到不能再少了。

他是三個月前來到庫裏的,但是他並沒有第一時間貿然行動。

當然了,想要行動也不行,因為那個時候庫裏港除了軍方以及官府的船只外,根本沒有什麽民用船只。

所以他就算是想要坐船去貿易也是不可能的事。

此外到了庫裏之後,左成生才發現,和自己一樣想要從事裏海貿易的人還真不少,他知道並結識的人就有十幾個了,資本有多有少的,多的甚至有上萬身家,少的也是和他一樣只有幾百身家而已。

有些人甚至沒有打聽清楚就是從中部調集了大量貨物過來,結果好嘛,來到這裏連船都沒有,談何跑到薩菲王朝去貿易啊。

如果是走陸路的話,那可就要穿越大幾百公裏的沙漠、戈壁灘等無人區了,運輸成本太高,而且也無法前往奧斯曼王朝。

宣平三十五年的東歐以及西亞格局,是比較復雜的,比如說高加索地區,以北部的高加索山脈為界限,北邊是屬於韃靼人控制區,而南邊一部分是屬於奧斯曼人控制的,還有一部分則是屬於波斯人所控制的。

其中的高加索靠近裏海的一個重要港口巴庫,目前是被奧斯曼人所掌控。

這地方之前本來是屬於波斯人掌控的一個高度自治汗國,不過韃靼人入侵之後薩菲王朝沒能擋住。

後來韃靼人戰略重心西進,一舉殺入了中歐,對高加索地區進行了戰略放棄,只是占據了北部高加索山脈的戰略要地,以控衛高加索山脈北部的頓河、伏爾加河平原。

而對南高加索部分地區則是選擇了主動放棄。

這種情況下,奧斯曼人在高加索發動了‘反攻’,最後占領了包括巴庫在內的大片南高加索地區。

而在波斯人看來,這些領土都是屬於他們的,一直都是想要拿回來。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隨著韃靼人的戰略西進,放棄了南高加索,加上中亞也是被大唐帝國占據了,這個薩菲王朝和莫臥兒王朝一樣,都是不再和韃靼人進行接觸了。

沒有了韃靼人這個巨大的威脅,一個個心思都是野了起來,莫臥兒王朝想要統一印度半島,薩菲王朝也是想要奪回高加索和兩河流域等地區。

對此,大唐帝國自然是不允許的。

他們自己都還不知道,一旦沒有和韃靼人接壤,失去了韃靼人的威脅後,他們對大唐帝國的價值也就大幅度下降了,扶持之類的別指望了,更加不可能支持他們和奧斯曼帝國開戰。

大唐帝國還需要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高加索一帶消耗韃靼人,如果薩菲王朝在背後捅奧斯曼一刀的話,很容易造成奧斯曼帝國的大崩潰。

如果奧斯曼帝國完蛋了,韃靼人在南線和東線的三四十萬的軍隊誰來牽制?

所以,大唐帝國才不管他們兩國之間的矛盾如何,就是不準他們爆發戰爭,為此大唐帝國部署在波斯灣地區的駐軍以及艦隊也是逐步增兵。

薩菲王朝要是敢捅刀子,破壞大唐帝國的全球戰略,大唐帝國不介意先把他們給滅了。

同時為了消滅隱患,外務部那邊已經是在莫臥兒王朝那邊搞事,試圖挑動莫臥兒王朝向波斯人發起進攻。

而莫臥兒王朝那邊的高層對此很心動,印度半島是很好,但是大唐人在這裏太強勢了,根本就不給莫臥兒南下的機會,甚至這些年都是被大唐拆分了好幾個地方,繼續這麽搞下去,他們怕是要被徹底肢解了。

印度半島不能動,還不如向西擴張呢。

莫臥兒王朝到處籌集黃金等等,向大唐采購軍械物資準備西進的時候。

他們並不知道,大唐的外交官也是這麽勸說薩菲王朝的,並支持他們奪取一部分莫臥兒王朝的領土。

所以現在的薩菲王朝那邊也是搞著備戰,準備對莫臥兒發動戰爭呢。

甚至,這種情況他們雙方都知道,但是都是默認不說話。

沒辦反,如今的大唐外交官在當代的土著人心中可以說是臭名昭著!

屬於迎風臭十裏的那種!

為何?

因為大唐外交官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帶去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