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3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2/2頁)

帝國很多官員都喜歡玩各種稅務補貼,退稅之類的手段,用以吸引投資或者幹脆是減輕企業或者百姓的負擔。

對此,稅部往往是不管的,他們只按照固定章程收稅,收到稅後給地方留下一定比例的稅收充當地方財政資金,其他的都會直接劃入國庫。

劃歸到地方財政的錢,你們地方衙門愛咋地咋地,不管是全部貪汙還是說全部都退稅回去,都和他們沒啥關系。

還有這個軍務,直接調動軍隊作戰,別說他譚又淩了,其他文官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沒這個權限,甚至軍方內部具有這個權限的也不多。

但是,他譚又淩作為非洲事務督辦,可以在他認為適合的時候,適合的地方進行宣戰,進而發動戰爭。

怎麽說呢,在非洲這一片地方,發動戰爭後怎麽打,那是軍方的事,但是打不打,那是他說了算,軍方可沒這個權限。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他也具備了一定的軍權。

不過也不是絕對的,軍方要是看他不順眼,或者不認同某一場戰爭,他就算是宣戰了,人家軍方也可以選擇磨洋工。

所以,軍方要打的仗,不一定能打起來。

但是軍方不想打的仗,那肯定是打不起來的。

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得商量著呢。

譚又淩這個非洲大臣,權力自然是龐大的。

但是壓力也大啊!

他之前是在本土外務部任職的,雖然專攻的是非洲事務,但是這跑到非洲來任職,說實話還是頭一次。

等他摸清楚這邊的基本狀況後,那都是已經幾個月過去了。

然後他就和和前面幾任的非洲大臣一樣,把工作的中心放在了本土化上!

聖天子在乎本土化,金陵的那些軍政大佬們自然也是拍馬屁,所以同樣在乎本土化,這具體到了海外領地的文官以及軍官身上,本土化工作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屬於幹得好就升官,幹不好就滾蛋的那種。

因為上面已經是把本土化的工作好壞,直接作為了衡量海外領地官員的政績標準。

至於說工商業經濟之類的沒卵用。

反正海外領地再怎麽搞,也只能是搞農業,頂多挖一挖金礦,其他的工業就別指望了,商業也都是服務業為主,再加上一個海外貿易之類的。

但是帝國高層並不怎麽在乎這些。

這搞來搞去,所以本土化就成為了海外領地官員的唯一突破點,想要升官,那就搞本土化。

據傳呂宋巡撫因為在主政呂宋本土化有功,這都已經是準備調回本土擔任某省巡撫了,看似品級沒變,但是呂宋省能和本土省份的重要性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譚又淩要想在非洲大臣的任上做成成績來,本土化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工作。

然而仔細分析了後,他就發現在這個地方搞本土化,難度相當大。

一個是非洲大陸實在太大,而很多內陸地區大唐人其實都沒涉足呢,不是去不了,而是不敢去,內陸地區的自然環境實在過於惡劣,分分鐘會死人的。

甚至就連南洋地區的自然環境,都比非洲的中部地區好一些。

不管是以前的葡萄牙人還是現在的大唐帝國,其實在非洲的存在,都是只局限於在沿海港口,根本就沒有深入內陸地區。

哪怕是南非,其實大唐實際控制的也就只有以南非港為核心的南非平原。

南非平原,乃是大唐帝國對非洲大陸最南端的兩塊相互連接在一起的小平原的稱呼,兩片小平原加起來,其實也就兩萬平方公裏左右,還沒大員島大呢。

但是這兩塊平原,卻是整個非洲裏都極為少有的地中海氣候的平原,雨水充足,土地肥沃,非常適合耕種。

加上北邊都是一片大山,這片延綿數百公裏的大山,直接把南非平原和北邊的非洲大陸切割了開來。

同時南非港還是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必經港口。

這麽多條件加起來,才是使得大唐帝國把這一片地區作為了重點發展地區。

並先後移民了十余萬人在這裏進行耕種、貿易。

多年過去後,如今的南非已經是成為了帝國在非洲大陸上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