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8章 文教也是事功

陶望齡拱手道:“老師,我知你憐惜弟子之勞,不忍讓我們辛苦,學生可以每月拿出二十兩來補貼編纂學刊的同窗。”

林延潮看向陶望齡,他知道陶家乃會稽名族,家裏又是累世官宦,故而區區銀子之數,對陶望齡而言真的只是身外之物而已。

對這樣世代簪纓之族而言,他就算不考舉人進士,也足以過得比大部分舉人進士都好。

林延潮並非迂腐的人,若陶望齡要贈自己銀兩,他不會辭。

但林延潮考慮的有些長遠:“望齡,你領悟錯我的意思了。若是靠你們弟子補貼銀兩或者人工來編纂學刊,那麽此事也不是長久之計。天下之事無利不行,無利不為。要想長遠,就要有個利字。”

徐火勃道:“老師,自古以來興教化之事,利人難利己啊!”

林延潮對兩名弟子道,“為何不能利人利己?刻書,興教化在於利人,賺取酬勞是為利己,利人利己之事功也。若是由己推廣至天下,不僅教化可興,亦不知為多少百姓多了一條謀食之路。文教也是事功之事。”

聽了林延潮的話,兩名弟子不由心悅誠服。

徐火勃贊嘆道:“恩師這在言傳身教,在實踐中教我等何為事功之道。”

林延潮笑了笑,然後踱步思量,在沒有改良印刷術前,造紙術前在這個時代辦報紙確實有些難,主要是成本來不來。

五千字書刊,要兩錢銀子,這是多少錢?朝廷給官員雇役錢是一個月一兩,也就是一名普通老百姓要工作六天才能讀得林延潮學刊,這還是成本價。

林延潮從後世知識大爆炸時代而來,就知這個時代讀書是多昂貴的事了。

現在網上只要二三十塊就能看一本百萬字小說,古今難易可想而知。學刊報紙之事,若不想到降低成本的辦法,還真不容易推行。

林延潮道:“明日下午課後,你們隨我前往書坊走一走!”

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林延潮與徐火勃,陶望齡等幾名弟子,去了書坊一看,終於明白為何成本那麽高了。弟子們給林延潮找的刻字書坊相當高大尚,竟然是國子監監刻坊。

司禮監經廠和國子監監刻坊是當時國家最大的雕刻作坊。

監刻坊采用的是刻銅活字的印刷辦法,那當然是成本下不來了。林延潮記得清朝時福建有人請人刻銅活字,共鑄了銅活字四十多萬字,用了足足二十萬兩白銀。

林延潮也知弟子們是一番好意,他們想《學功堂雜論》制作精美,那麽銅活字印出的銅字精美雅觀,自然是最受讀書人的歡迎了。

所以監刻坊給出的每字工銀二分,絕對是良心價,讓林延潮想要找人壓價都無從壓起。

眾人出了國子監大門。

看著弟子們理所當然的樣子,林延潮大為搖頭,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屈橫江向林延潮道:“京城最大的刻書坊,除了國子監就是司禮監經廠了。若先生不滿意監刻坊,我們可以找經廠試一試。”

林延潮也聽說過司禮監經廠,那可是天下最大的出版機構,刻版工,印刷工,擢配工,裝訂工等各色匠人足足有上千人。而且司禮監經廠的刻工和紙墨都十分精良,除了供大內使用,也可從民間借私活。

眾弟子們都知林延潮嫌棄銅活字太貴,所以退而求其次找司禮監的書坊來印刷《學功堂雜論》,那也是可以的……

林延潮知去司禮監經廠刻書,憑自己與馮保,高淮的關系,這些人斷然會給自己一個優惠價。但這還是賣人情的舉動,絲毫不是一條盈利之路。

林延潮看弟子們絲毫沒有明白自己的意思道:“司禮監經廠好固然是好,但還是貴了,我問問你們還有沒有其他更便宜的刻坊來?”

眾人面面相窺。

屈橫江道:“先生,那唯有民間的私人刻坊,或是官營匠坊了。”

林延潮點點頭道:“都行,務必以實惠為先。”

雖不知為何林延潮斤斤計較錢財之事,但老師要貨比三家,弟子們也唯有幫著找門路。

幾日後他們終於在京郊尋了一處刻坊。

林延潮坐著馬車,親自來到這刻坊。此刻坊乃標準匠戶刻坊。

林延潮進了刻坊,一名頭發花白的老翁與一名中年人正用刀在雕板上刻字。

還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在雕板上用筆描字,一個則是拿著滾刷在刻好的雕版滾印,另外幾名女工則是在擢配,裝訂。

刻坊充斥著油墨和木屑的味道。

林延潮掃了一眼,看到那正雕版的老翁和中年人身上不由心道,我沒看錯吧,居然真是雕板印刷。

難道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還便宜嗎?

見林延潮站在門口,一名年輕人看了出來道:“客官,是來的印書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