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7章 慈寧宮

烏雲層層壓來,其風驟起。

陡然轟隆一聲響雷,烏雲深處電閃雷鳴。

驟雨傾瀉,猶如鞭子般一下一下地抽在地上,嘩嘩地猛濺起半人高的水霧。

宮裏的百官,太監,宮女們都是駭然看著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

大風大雨席卷天地而來,令人聞之色變。

慈寧宮前,天子看著這場豪雨,就算身在屋檐下,亦感到濛濛水氣,直透重裳。

天子看著慈寧宮的宮殿,人到了門前卻開始遲疑。

年少時太後威脅天子行廢立之事,還舉出張居正要作伊尹,霍光的可能,給他的心中留下深深的陰影。

當時天子嚇得一夜不眠,自古以來,廢帝有幾個好下場的?不,沒有一個。

他記得本朝建文帝有一個兒子,在金陵城破時,只有兩歲。

成祖將這兩歲大的孩子,關在深宮中,稱為建庶人。衣食供給雖說周全,但自幼囚禁深宮中。

就這樣囚禁了幾十歲,到了五十七歲時,這時的天子,早不是成祖,而是經歷過奪門之變的明英宗。因有與建庶人同樣經歷,明英宗決定將建庶人放出。

但是百官擔心有人會擁立建庶人復辟,英宗卻道,有天命者,任自為之,仍決定將建庶人放出。但建庶人得釋後連牛馬都不知道,數月後反而病死了。

而天子記得太後威脅他要行廢立之事時,就是用他的弟弟潞王來取代他即位。

這個威脅一直到,天子有了皇長子後方才解除。皇長子一誕生,首輔張四維,幹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表請求潞王大婚,然後就藩。

親王就藩,等於放棄了皇位的繼承權(參考歷史上福王就藩)。否則天子一直未有皇長子,潞王養在宮中,那就是帝位默認繼承人。可是李太後在天子面前對潞王露出不舍之情。

所以天子為了讓潞王順利就藩,對於李太後,潞王之請幾乎是有求必應。

故而李太後給潞王五百九十萬兩大婚猶自不足,還請每年給潞王歲支祿米一萬石今在京歲且支三千石鈔一萬貫,以及旗尉六百名,精壯軍一千名充潞王的王府隨侍。

潞王大婚金珠不足,戶部另外掏錢補貼。

這時潞王又提出湖廣就藩太遠,想要在河南就藩,好咫近天顏。

這時湖廣的王府已是修好,造價百萬兩以上,但說不要就不要了。於是天子令讓河南布政司承擔新王府修建,新王府造價在六十七萬兩,然後黃河大水,河南布政司就炸了。

(筆者按,歷史上潞王卻一直留在宮裏,直到萬歷十七年才就藩,史書說兄弟二人和睦,所以在天子離宮時,都是令潞王監國。真相到底如何?)

所以林延潮上奏章攻訐潞王時,天子的心情到底如何,也是仁者見仁。

天子與三位輔臣當下跪在慈寧宮前,等待太後的接見。但慈寧宮裏,內侍們都佇立不語,太後沒有出聲讓他們進門,眾人就唯有如此跪下去。

天子心底有點打退堂鼓了,若是太後不見,他難道就一直在這裏跪下去?外周下起了大雨,朝臣們是否會堅持下去?

李太後雖不說明態度,但這一個拖字訣,已是化解了他們一切的手段,除非天子敢冒著大不韙沖進慈寧宮去。

天子有幾分退縮之意,但就在這時,張四維卻錚錚有聲地道:“陛下,宋時明肅太後與仁宗同幸慈孝寺,欲乘車先行,魯宗道上言,夫死從子之義,以此力爭。太後遽命輦後乘輿。”

“天子與大臣於慈寧宮前跪諫,此禮乎?”

張四維說的是仁宗與明肅太後的事,以孝而言,太後應乘車在前,天子乘車在後。

但大臣力爭說,女子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這才是三從四德。眼下先帝已去,太後應從於當今天子,豈可駕輦在天子之前,太後聽了大臣反對,這才將駕輦從於天子之後。

張四維說完,申時行亦道:“陛下,昔日仁宗率群臣朝太後於內殿。範仲淹上疏,天子奉親於內,自有家人禮,今顧與百官同列,北面而朝,虧君體,損主威,非所以垂後世法。”

“今日天子與臣具在,北面太後事之,此非帝王之體,臣請陛下起之。”

張四維說完,申時行也來幫腔。

申時行舉得是範仲淹的例子,天子與太後是母子,在宮裏時可以行家人之禮,天子北面事之無妨。但現在天子與百官同列,君臣皆面北事之,那麽百官應尊的是天子?還是太後?

儒臣爭得就是這個禮字,要不然大禮議從何而來。天子原來侍奉太後都是如此,百官們都不敢有二話,但今日張四維,申時行一個首輔,一個次輔卻一並起身論禮。

余有丁道:“陛下,倘若魯宗道,範仲淹今日在此,必然就此事向太後陳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