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背景

梅老太爺乃年事已高,雖久不負責家中事務,但談吐思路都是十分清晰。

但見梅老太爺屈其手指道:“天下的鹽啊,有海鹽,井鹽,土鹽,池鹽,硝鹽,巖鹽之分。但主要是海鹽,井鹽,池鹽三類。其中池鹽有山西的解鹽,井鹽則多出於四川。但井鹽不如池鹽,池鹽又不如海鹽。”

林延潮點點頭道:“老丈所言正是,在下當年在歸德任官,歸德本是解鹽行鹽之地,解鹽受南風而結鹽,最賴天時,故而歲額常有不足,況且解鹽從山西到河南路途又遠,可謂又少又貴,因此當地百姓食鹽多有不便。”

“當年全賴付知府將解鹽改為海鹽,堪為一時德政。”

“付知府?”梅老太爺。梅大公子道:“就是當今河南左布政使。”

林延潮笑了笑道:“確實。”

梅老太爺當即點頭道:“付方伯真乃是能臣能吏,敢問部堂大人後來歸德府用的是哪裏的海鹽?”

梅侃道:“本來是用長蘆鹽,後來改為山東鹽。”

梅老太爺點點頭道:“原來如此,山東鹽一年鹽額十四萬大引,聽聞自己用也是勉強,再多供一府不知夠不夠?”

林延潮笑著道:“歸德一個府三十萬口,勉強夠的。”

梅老太爺點點頭道:“若論鹽額富裕還當屬我淮鹽,常言道兩淮鹽,天下鹹。我兩淮鹽額每年七十萬五千大引,除了本地,還供江西,湖廣二省,可惜去河南路途倒是不便。”

說到這裏眾人都是一笑,梅侃笑著道:“爹,你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梅侃說完,他兄長即板起面孔道:“哪裏有這樣說的,沒半點規矩。”

梅侃聞言稱是,當即收聲。

林延潮各看了梅家大公子,梅侃一眼。

梅老太爺對於兄弟二人這話沒有在意,而是繼續道:“也不是自賣自誇,太祖當年定下我兩淮是三十五萬引,後來增至七十萬引。即便如此,淮鹽仍是有余。”

林延潮道:“兩淮余鹽之難,在下早已知之。”

這兩淮余鹽說起來,就是明朝鹽法的變革史,前後經過沒有幾萬字是說不清楚的。

簡單概括,明朝國庫的太倉收入有一半是鹽稅,鹽稅有一半出自淮鹽。

兩淮的鹽稅最早定下是三十五萬引正鹽,也就是商人運糧到前線後,就可以拿到淮鹽鹽引,然後憑鹽引到鹽場取鹽。

但是問題是兩淮生產海鹽的灶戶每年除了繳納朝廷鹽額的正鹽外,手裏還有多余的余鹽怎麽辦的問題。

如此朝廷不收這余鹽,就會轉為私鹽,國家鹽業專買專賣的制度就被破壞了。

開始有官員提議,很簡單增加鹽額就好了,但是此舉立即被否定了,因為增加鹽額對於原先部分產鹽不足的灶民就慘了,容易造成灶民繳納正額不足而逃亡。

所以朝廷最開始的辦法是官收余鹽,由朝廷用錢統一收購。

余鹽每年收入六十萬兩都上繳太倉,在張居正變法前,兩淮鹽政的這六十萬銀子就是太倉四分之一收入。而兩淮正鹽給國家養兵,為甘肅、延綏、寧夏、宣府、大同、遼東、固原、山西神池諸堡的守軍提供軍糧,另外還上供光祿寺、神宮監、內官監。

但官收余鹽的辦法有問題,那就是國家統一收購價太低,導致灶戶寧可將余鹽賣給私鹽販子,也不肯賣給朝廷。

因此私鹽暴利,導致江淮一代不少百姓不種田,而是以販賣私鹽為生。這些百姓都有武裝,以村為單位,屯鹽築堡,遇到官兵抄家夥就打,導致官府都不敢管這些人。

在後世小說裏描述的鹽幫就是這些人,所以明清江淮民風十分彪悍,眾所周知的是北洋的前身就是淮軍。

後來朝廷也向提高余鹽收購價,但如何也不如私鹽利潤大。因此官收余鹽,導致鹽法敗壞,朝廷就改為商收余鹽,但是商收余鹽導致朝廷賺不到錢了。

因為依照開中法,鹽商將糧食運到北方,再換取正鹽鹽引,但商收余鹽後,商人可以在本地買余鹽,誰又去用運糧的辦法換正鹽。而且商人收余鹽價格高,導致鹽戶都將鹽賣給商人,而不賣給朝廷了,於是朝廷連正鹽都收不著。

於是朝廷再度改革,先官收再商收。兩淮鹽引從三十五萬提至七十萬五千引,官府從鹽民手裏多收余鹽三十五萬引,然後鹽民手裏剩下余鹽才能賣給商人。

而商人要買一定的正鹽,方才允許買余鹽,進行強制搭售。

看似完美解決問題,但其實的結果是,嘉靖年時兩淮一年正鹽七十萬引,余鹽三百萬引,遠遠超出當地鹽民的產出,等於開了空頭支票。

然後商人拿著大量正鹽余鹽鹽引,結果到鹽場一粒鹽都買不到,同時鹽額增加到七十萬引,導致原先力有未逮的鹽戶大量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