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不能回家(第2/2頁)

反吳勢力就成了反吳聯盟。

想到這裏,勾陳內心不由得嘆了口氣。

不過,臉上卻沒有露出這種擔憂,而是道:“姬巳尚在魯國?”

“回大王,公子巳當已前往衛國。”

太宰子起出列,外交上的事情,他是全盤掌握情況的。李解在逼陽國為客將,這個“行者”身份,也是太宰子起的操作。

現在整個姑蘇的官吏眼中,太宰子起簡直是超神玩家。

隨便搞搞,就運作了一個大IP出來,這上市圈錢簡直就是閉眼睛啊。

李解的風頭有多大,子起在吳國的地位就有多穩。

“何人可為使者,前往萊國?!”

勾陳掃視全場,大殿內不少人都是躍躍欲試,但同樣也猶豫不決。

都是老油條官僚,不可能那麽沖動。

既然大夫賈義已經說了“玄武子”有這麽個換皮萊國的可能,那麽這個可能很大概率就是真的。

甭管具體操作多麽不可思議多麽癡心妄想,但對最近三代的吳國君臣來說,再癡心妄想,能有大王北上毆打中原列國更誇張?壓服齊國、晉國的難度,比換皮一個小小萊國,那是難了不知道多少倍。

即便是現在,吳國很多新生代官吏,都無法想象,當年大王怎麽就能做到這種地步呢?

“自姑蘇出發,前往萊國,怕是追之不及。”

有人小聲地嘟囔了一聲。

吳王勾陳開會其實很寬松,並不一定要求“君前臣名”,所以士大夫們,有的會按照禮制來做,有的不做,卻也不會遭受責問。

甚至大殿上偶爾私下裏細語,也不會遭到吳王的呵斥。

“大王。”

之前出列的大夫又上前一步,再行一禮,“臣賈仁以為,可遣‘猛大帥’入萊。以大吳猛男今時聲名,萊子必引其為上賓!”

“我大吳‘行者’,從來都是上賓!”

勾陳睥睨四方,沉聲說道。

“今猛男保全‘傅人’,聲名遠播,若至萊國,萊子亦為妘姓,必定親近。若趕在姬玄之前入萊,以猛男之能,未必不能收拾萊國山河。”

對李解的態度,因為創造的“成語小故事”太多,讓國內卿大夫們都是一改之前的態度。

早先只有太宰子起在那裏捧,很多人的想法,就是鄉下人拍馬屁送禮水平還挺高。

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鄉鎮企業家胸懷格局,是個可造之材,得大力培養。

不培養不行啊,人現在已經是大鄉帥,是大吳國的正式工,屬於地方實權人物。

陰鄉變成陰邑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從大王的態度就不難看出,明年開春就很有可能要開始不斷地嘉獎賞賜。

這個節奏已經起來,誰跟不上誰就沒辦法跟猛男李解結下深厚的友誼。

反正太宰子起已經不需要再多操作什麽,李解在逼陽國大顯國威,他太宰子起的功勞還需要多說?

剩下的逼,得讓別人裝,不可能一個人全部裝完。

大夫賈仁的想法倒也不純粹是為了跟李解攀交情,眼下羿陽君姬玄要跑路,肯定是要趕在他之前的。

王師固然生猛,一路平推追殺,可姬玄也不是真的廢物,不斷讓人騷擾,怎麽地也能拖住王師的追擊步伐。

他帶著核心力量撤退,就相對從容的多。

而且現在鹽城軍的內部,發生了極大的變數,早先羿陽君未必沒有被手下們裹挾的意味。

但現在,手下們為了求活求存,只能聽從羿陽君的安排。因為羿陽君現在還留了不止一手後路,戴國有姻親,萊國還有布置,那麽這些原本的吳國手下,除了依靠老大姬玄,根本沒有別的辦法。

叛逆在大王勾陳那裏只有一個結果:死!

只是現在讓李解出使萊國,多少有點過分的意思,畢竟,剛剛給大吳揚威,還沒回家好好地休息休息呢,就要去萊國,這實在是不夠體恤。

不過眼下從姑蘇派出使者,前往萊國,還不如派人快船快馬前往逼陽國,讓李解從逼陽國借點人手,然後出使萊國更加方便快捷有效。

很快,吳王勾陳就下定了決心,準備等李解回來之後,好好地獎賞他。

在逼陽國正愁著如何把媯夭藏起來的“猛大帥”,突然就收到了從姑蘇來的王命,然後整個人一臉懵逼:“啥意思?不讓老子回家過年?”

“使廨”的行者們也是小心翼翼,對李解道:“大帥,這是大王對大帥的信任啊!”

“猛大帥”很不爽,陰陽怪氣地對“同僚”們說道:“對對對,你們說的對,老子這就把天賦帶到萊國去,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