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先進技術(第2/2頁)

連基礎勞力問題也得到了解決,畢竟在逼陽城外,他搞了幾千俘虜。

雖說運回來的時候因為水土不服死了不少,但總體來說組織幾個大型工廠那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加上“百沙”之地野人極多,他以“百沙之主”的名義,說要征發一些勞力來上工,也沒什麽難度,而且他讓人來上工可不是“徭役”,給報酬的。

鹹魚、雜糧、豆麥、竹制品、豆制品、蜂蜜……不怕野人心大,只要敢要,李解就敢給。

皆大歡喜,皆大歡喜啊。

資源多、實力強、好說話……江陰邑在“百沙”之中,那是完全沒有缺點,全是優點。

當年李縣長還是李村長那會兒,就有不少“沙野”慕名來頭,隨著江陰邑的成立,加上李解這個厚臉皮從姑蘇那裏化緣不少財政撥款,奔著江陰邑大開發而舉族來投的老朋友多不勝數。

除了王畿地區之外,江北東蘆市周圍的“淮夷”小部,為了生存,也是聯絡了雉邑的話事人雉叔長尾,總之就是一個意思,雉叔看在同鄉的份上,拉哥們兒一把。

雉叔長尾其實現在還一臉懵逼呢,以往冬天的時候,多多少少都要死人,還不少。

可去年冬天到今年開春,死人也有,但一只手就能數過來。

最重要的一點,沒有餓肚子,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人們會用眼睛去觀察,雉邑的生存為什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原因只有一個:雉叔長尾運氣好,當初最早挨了江陰子的毒打,這才不打不相識,讓雉叔長尾抱上了江陰子的大腿。

金大腿啊!

“首李,江北二邑,當如何處置?”

因為戰爭的緣故,鹿邑和雉邑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損,加上原本就半自治性質,並不在吳國的編制中,所以任由兩地自生自滅,對吳國來說,是很正常的操作。

只是隨著李解的介入,鹿邑和雉邑的生產恢復相當快,兩地分別大量種植了豆麥、苧麻等等作物。

白沙村的麻紡規模其實已經上來,遠比絲綢業要發達得多,而且技術更先進,銷量更大銷路更廣。

去年李解北上的時候,舟船運送到布匹中,白沙麻布就是重頭戲。

和吳國不同,中原列國的城邑分布相當密集,人口又相對眾多,普通市民階層的消費水平是有的。

只是絲綢太貴,平常也不可能大量購買;麻布雖然便宜,但大多數麻布穿在身上很不舒服。

白沙麻布在戰後一舉成名,是因為逼陽子妘豹的推銷,但進一步擴大名聲和銷路,就是本身產品質量優秀的緣故。

因為舟船發達,加上江陰大部分荒地其實只要做好疏浚清淤工作,就能改造成優質稻田,所以李解將很大一部分的原麻生產,放在了江北。

一是江北土地更廣,二是能夠籠絡江北勢力。

只是這樣的操作,有利有弊,隨著鹿邑、雉邑的生產恢復加快,吳國高層就有人盯上了這兩地,想要讓二邑從半自治,正式接入體制序列。

理由也很充分,誰叫鹿邑當時從賊來著?

所以商無忌有點著急,在他看來,鹿邑、雉邑,現在就是江陰子的地盤,怎麽可以輕易地讓出去,讓人摘桃子呢?

不過李縣長自己卻是很淡定:“無忌啊,老子還怕姑蘇沒人盯著呢。有人想要吃下江北二邑,那真是再好不過,別人敢吃,我就敢鬧啊。誰不知道我李某人是莽夫一個?誰要做鹿邑大夫,我就去姑蘇砸他們家玻璃,大王還能不給我一點補償?說不定直接在江邊劃一塊地給我也說不定啊。”

見老板這麽淡定,商無忌頓時就放心了,不過他還是一臉疑惑,很是鄭重地問李解:“首李,不知玻璃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