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求學不易(第2/2頁)

在這個階段,能夠從學習基本知識,到某項專精,傳授知識的老師層次也會發生巨大的不同。

如果說入學之後,傳授基本功的是卿大夫之家的二狗子,那麽此時,可能就是卿大夫的兄弟或者朋友,最少也是在某個縣邑給縣邑大夫擦過屁股的。

也就是說,此時傳授知識的,是名人。

名人傳授知識,顯然不可能天為穹廬地為鋪,得有專門的講堂,但想要進這個講堂,得拔尖,得超群。

登堂者,寥寥無幾。

而從登堂者之中,再最後篩選出一兩個頂級精英,這種人,無一例外,都有著超強的記憶力,還有驚人的悟性。

只有他們,才會受學館最深的重視,因為只有他們有資格進入圖書館看書。學館的每一卷竹簡木牘,都是不外借的,想要抄錄,可以,先登堂,再入室。

如此復雜、艱難、痛苦的求學過程,是江陰邑那些曾經的文盲們體會不到的,他們以為填鴨式教育很痛苦,李解的毆打很痛苦,但和中原列國的頂級精英殘酷廝殺比起來,就是毛毛雨,小兒科。

所以當江陰邑的商隊抵達宋國,還沒有到商丘,僅僅是在夏城出現的時候,居然引起了驚人的轟動,連商丘的大小學館,都忙著派出學子,前往夏城。

一切事情的起因,都是因為江陰邑來的一個挑夫,給逼陽城的老鐵仗義執言,說某個賣東西給逼陽城老鐵的夏城商鋪老板不地道。

老板表示我怎麽不地道了?

挑夫說你這個價錢算得不對,你收多了逼陽老鐵的錢。

老板表示你個土鱉懂個籃子的算賬?

挑夫撿了一個樹枝,在地上劃拉了兩下,然後表示你算得就是不對,同時挑夫還摸出了一把刀,表示你不退錢咱們這事兒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