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站隊時刻(第2/3頁)

要做一個戲精,但更要做一個影帝。

要不是逼陽國的國君在老板那裏是真有點情分,大舅哥商無忌那是真打算在逼陽國快要嗝屁的時候再去,又或者被宋國滅國了,再含著眼淚緊緊地握住逼陽子妘豹的手:對不起,我來晚了。

這時候盡起逼陽國一眾“哀兵”,加上江陰的武裝力量,橫推宋國部隊可能在春天夏天做不到,但把宋國啃成重傷,難度不大。

中原小強的部隊多少斤兩,別人不知道,他商無忌見多識廣還能不知道?

但自家老板的打手都是什麽狗子?

全員惡狗!

自從商無忌上次知道沙東居然一個人帶隊摸到了鹽城,他就知道,自己老板這些個手下,絕對不能當野人來看待。

姑蘇城中那些個天天裝逼的武士,在鱷人面前,就是弟弟。

武士?

品德、精神、專業、履歷……哪一樣比得過?唯一穩穩勝過鱷人的,大概就是長相了。

正因為底氣十足,所以商無忌在夏城這裏隨便演,他怕個屁啊怕。

樓社大堂之外的廊下,茅初九偷偷地往裏面瞄了一眼,心中暗道:商君此刻一身正氣,真是無懈可擊。

拼演技,商無忌也是渾身沒有破綻呐。

這一點茅初九那是真的佩服,他就受不了那種虛頭巴腦的,還是砍人最爽最痛快。實在是不能砍人,砍茅蔗也是好的,好歹還能制糖。

跟這幫士大夫打交道,茅初九想想都覺得可怕,一個個精細如鬼,滿肚子的雞腸,九轉十八彎的,讓他恨不得大開殺戒。

只是,茅初九更覺得商無忌比這些個士大夫還要可怕,之前在江陰會館的時候,商無忌可不是這副正氣凜然的模樣。

那嘴臉,歷歷在目,看了直接讓人血壓飆升。

“隨國雖弱,亦知義也。今商君為江陰子而舉義,義之所在,何不同往?”

“息國願同江陰子共進退……”

“唐國出兵五十乘!”

三國行者各有表態,但唐國是最堅決的,唐國不堅決也不行,因為吳王勾陳越來越老,現在公子巳歸國一事天下皆知,唐國自然也是知道,可能吳國君王更叠的時間就要到來。

對吳國來說,這是國內的權力更新罷了。

但是對唐國來說,這他娘的就是踩著屎……

因為當初吳國爆打楚國,讓楚國又是割地又是賠款的時候,順手掏了一把楚國襠部的,就是唐國。

作為曾經楚國的附庸,直到老妖怪大殺四方,才讓唐國重新獲得了獨立自主。

楚國近鄰能夠獨立自主的,少之又少,像唐國這樣一開始被征服,然後又能夠重新獲得主權的,簡直罕見。

而唐國當家做主幾十年的力量源泉就一個,吳王勾陳公開放話,唐國是寡人罩的。誰動唐國,誰就是藐視寡人,別管寡人沒提前打過招呼喲。

勿謂言之不預也……

這話就是當年老妖怪在遞交國書時候,蹦跶出來最騷的一句。

直接壓得楚國相當憋屈,長期都是在騷擾隨國和息國,遠一點就是蔡國,但大部分時候,就是跟荊蠻過不去。

至於唐國,離得這麽近,偏偏沒辦法把這個癟三摁在地上摩擦,那感覺……相當的糟糕啊。

楚國也不是沒嘗試過動一下唐國試試,結果就是老妖怪起水陸四個師,直接吃掉楚國東南地區的“南彭澤”。

原本楚國在這裏建立的幾個前哨基地,安置的十幾個大中貴族,到現在都是半殘廢狀態,因為吳國全面掌控了進出這片地區的關隘水道。

講白了,吳國隨時可以進攻,而且很容易。

戰略優勢相當的明顯,這讓楚國幾近放棄經營這片廣大地區。

也是為什麽長期以來,兩國搞摩擦,逐漸從江南地區,轉移到了江北,並且主要就是在群舒一帶。

人口稠密區、糧食穩定產出區,吳楚兩國勢力交鋒地帶,就這裏了。

再往北,就有其它大國勢力介入,並沒有兩國爭霸來得那麽純粹。

因此如果吳國權力收縮,那麽楚國隨時可能爆發一波,楚國跟唐國之間的仇恨,那真是大了去了。

唐國的存在,讓楚國在中原以南臉面丟盡。

所以,吳國只要收縮,楚國的報復就會來得又快又猛。

這種顯而易見的事情,唐國怎麽可能不知道?

爽了幾十年了,肯定還想繼續爽下去,並且也不想死全家,靠自己又不行,那只能靠別人。

唐國君臣在國內的考量,就是覺得現在崛起的江陰子李解,說不定以後能夠在吳國內部站穩腳跟,這萬一站穩了腳跟,是不是還能再繼續萬一一下,成為一個山頭呢?

如果成了山頭,現在豈不是抱大腿的絕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