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分析很合理(第2/4頁)

然後通過龍門吊,將這些小型夯土版築件,整個起吊,平移銜接。

完成之後,再在內外二次打樁,用來進一步加固寨墻,同時也方便在高層假設哨塔之類的掩體。

所以從外觀上來看,逼陽國在西北一線的防禦工事,看上去極為堅硬牢靠,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麽一回事兒。

列國工匠們原本不打算前往逼陽國受罪,但因為吳王令,他們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在十天之內進入了逼陽國。

到了逼陽國之後,一看到花樣繁多做工精良的江陰出品木匠石匠工具,節操就拋到了九霄雲外。

當龍門吊亮相之後,有一半以上工匠承諾,只要江陰邑接受,他們就技術移民。

反正在國內地位也不高,而江陰邑明確規定,絕不拖欠工匠工資。

最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有肉吃。

就是這肉的口感有點怪怪的。

“這是何物之肉?滋味甚好,肉味亦足,只是……似有不妥之處。”

在郯國人負責的工段上,班組長和工匠們一起在食堂裏吃肉,那個香味是真的香,幾裏內都能聞到。

一開始吃到這些肉的時候,班組長們那叫一個激動,但吃得次數多了,也就開始懷疑人生了。

因為哪有天天吃肉的道理?

這不科學啊。

就算猛男很猛,他難道還能把肉從地裏種出來?

“有肉吃就不錯了!”

有個木匠美滋滋地夾著一塊五香牛肉味的豆腐幹,這豆腐幹鹵制得相當到位,咬開之後,略微有一點嚼頭,同時因為厚切,很有滿足感。

和豆腐幹一起鹵的,是大塊大塊的牛肉,自然讓豆腐幹的肉味很足。

好些個工匠不是沒吃過肉,吃到豆腐幹的時候,只覺得這玩意兒可能是某種動物的肉,但反正是肉,怕什麽?

而且江陰邑出來的鱷人,說是到處殺蛟龍抓巨鯤,說不定就是蛟龍肉,巨鯤皮呢?也沒個準嘛。

作戰辦公室裏,李縣長很高興,五香豆腐幹搞定了好幾萬人,蛋白質有了,挺好。

除了蛋白質,也得有維生素,每天的豆芽菜是不缺的。

綠豆芽放什麽時候都是好東西,而這年頭的綠豆根本不值錢,李縣長幾十罐蜂蜜就可以全世界收購,為所欲為的那種收購。

真正讓牲口們吃到肉,其實一個月也有兩回到三回,差不多十天或者十五天真正吃上一回肉。

大部分時候,都是豆制品地幹活,反正這幫廢物也不知道豆腐是什麽。

除了豆腐幹,還會搞一些油胚,也就是油豆腐、豆泡、豆炸或者其它什麽鬼東西。個頭非常大,之所以要制作個頭大的,就是為了方便往裏面塞東西。

塞什麽呢?油脂、鯨肉、螺肉、貝肉、鹹菜、野菜、豆腐丁……反正有什麽塞什麽,拿鹽和醬油攪合攪合,就差不多了。

實在不行,還有海帶可以塞,總之味道還不錯,燉煮方便不說,吃上去很實惠。

有著驚人的欺騙性。

所有工地上加班加點的牲口們,都覺得猛男雖然這一次有點“畏戰”的意思,但對弟兄們沒得說,仁義啊。

“這比養牛養馬養豬容易多了,隨便塞點東西進去他們都吃,真是方便啊。”

李縣長小算盤這麽一打,尋思著自己“軍糧”上的主要開支,就是從牲口嘴裏摳一點飼料出來。

吃不死管飽就行了,就這待遇,天下第一,誰能像他這麽敞亮?

“老子果然代表了先進生產力啊。沒有老子,這十幾萬廢物能吃得這麽好?門兒也沒有啊。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我真是仁義啊。”

想到這裏,李縣長自己都被自己感動了。

飼養十幾萬廢物的難度,主要在飼料待遇上要有區分,不幹活看熱鬧的貴族們,就吃得好一點,得吃肉,羊肉雞肉不管,總就有;工匠和班組長們,吃得也還行,各種豆制品配合腌漬品,總歸不會出現精力不濟;普通工人和力夫們,吃得還湊合,野菜青糠窩窩頭管夠,總之就是管飽,三天來一頓特制油胚,可能還會加一盆海菜湯,美滋滋啊。

吃得最差的就是奴隸,不過江陰邑有規定,奴隸屬於可持續發展的牲口,是重要財產,所以表面上吃得最差,但實際上夥食裏面塞了鯨魚肉丁,油鹽比普通工人和力夫們要多不少。

所以時間一久,就會發現奴隸們的身體狀況並沒有什麽特別差,反而要比那些劃水混飯的普通工人們要強一丟丟。

更重要的是,在王命猛男的統治下,奴隸只要努力,脫籍不是個事兒啊。

“首李,宋軍已至泗水以西,似要渡河。”

“不怕,老子不怕他們渡河,繼續結寨挖溝。”

“是!”

“弓弩廠現在一天能產多少支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