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破薛(第2/4頁)

這也是為什麽這一次夜襲行動,並沒有夾帶弩陣弓弩手,因為武裝鬥爭不是主要。到第二天白天快要中午的時候,沙東才等來了後援團。

擴編“義膽營”新增了好幾個大隊,新增的大隊是以五人小隊為基礎,滿編一個“義膽營”大隊是五百人,可以隨時增補一到五個中隊。

想要混入“義膽營”的人非常多,不過主要成員,大多都是齊國技擊為主。這些技擊在小隊作戰上的能力並不差,只是齊國用法有點奇怪,很多技擊只是在地方揚名之後,就徹底沒了舞台。

除了技擊之外,曾經的郯國武士,則是另外一個重要團體,加上逼陽國的武士,“義膽營”的內外親疏很清晰,主要用途也很明確。

加上李縣長的淘汰邏輯毫無人情可言,這也讓不少已經沒飯吃的技擊,咬牙堅持了下來。

再怎麽向往自由,這肚皮不老實,有啥辦法?

更何況有些技擊是假的技擊,只是自己這麽吹,本質還是自己老家的流氓無產者。這種人原本的習氣是很容易帶壞“義膽營”的,但是李縣長會用另外一些技擊的人頭來教育這些流氓無產者,於是“個性”被逐漸磨去,剩下的,只會是純粹的技能。

甚至有些時候,李縣長還挺樂意“義膽營”各種作死,這樣鬧得太過分,正好“借汝人頭一用”。

反貪官不反皇帝嘛,這套路巨好用。

不過這光景跟著沙東入城維持秩序的“義膽營”諸大隊,都是老老實實不敢放肆,嚴格按照大吳猛男江陰子的最高指示,做好占領區的治安維護工作,並且堅決打擊消極怠工現象。

這一波過來的“義膽營”成員,大多都是齊人和郯人。兩國跟薛國沒啥深仇大恨,所以發飆的時候,薛人雖然惶恐不安,但也不覺得會死。

換成傅人那就不一樣了,去年剛給傅人割地,今年又來,這不鬧事也會鬧心啊。久而久之,別說消極怠工了,說不定就玩起了“潛伏”,這誰受得了?

“賈隊長,薛城各坊裏市場,就交給你了?”

“上尉放心,賈某為猛男拔擢於齊國鄉野,顯名於列侯之前,今為‘義士’,自當效死從命!”

單膝跪地,同樣都是“隊長級”的猛男走狗,但地位顯然是不一樣的,賈隊長姿態擺得很低,這讓沙東很受用,相當的滿意。

“賈隊長忠心任事,我必向首李稟明!”

“多謝上尉提拔!”

說起來,賈隊長之所以成為隊長,原因很簡單,他是吳人遷徙到齊國之後的齊人。不被齊國重用,也是因為出身不好。

論起根腳來,跟現在的棠邑大夫還是一脈相承,祖宗是一樣的。

早年商賈不像現在,是可以到處行商,賈氏上溯源流,就是某些國家的官方商業家族。

從薛國的商人聚集區,還能看到這些曾經的歷史痕跡。原本的商賈管理方式,就是定點管理,並且商賈之家,也是要種田的。只是這種田,被稱作“賈田”,跟“公田”一樣,是靠近城邑的好地。

商賈地位發生根本性變化,還是統治者的需求,至於後來逐漸演變成人們認知上的商人,跟齊國晉國的改革不無關系,當然優質土地的大量開發,人口的暴漲,也是促成了現在的商人,和他們的祖先,有著極大區別。

賈隊長這個“賈”,已經不再讀作“鼓”,也是很能說明問題。

根據李縣長讓人調查的情況來看,賈隊長祖先遷徙到齊國的時候,還是擁有“賈田”的“國人”,但是到賈隊長祖父那一代,“賈田”已經徹底沒有,家族也遷徙到了更小的手工業者聚集區,叫做“索丘”,主要業務就是搓麻繩。

能夠抱上李解這條金大腿,賈隊長除了祖先靠譜之外,也因為有一技之長。

當不了流氓,可以當搓麻工人嘛。

所以這個機會,賈隊長不會放棄,李解讓幹嘛就幹嘛,至於貪汙受賄恰爛錢,那也得先把飯碗端穩了再說不是?

而且和其他“義膽營”的隊長不同,賈隊長眼光相當不錯,李縣長跟“義膽營”說要派人去薛城維持治安,當時挺身而出的隊長有三個,但是最堅決的就是賈隊長。

在李解說要派人去薛城的第一時間,賈隊長就跳了出來,完全沒有經過大腦。

這個行為,也是賈隊長幾次三番訓練過的,甭管猛男說要幹什麽,接著就完事兒了。

宋國幾十萬大軍都奈何不得猛男,還有誰?

只是等沙東帶著鱷人、候補勇夫離開之後,賈隊長才開始後怕起來。

這可是滅國之戰啊,薛國雖小,可也是一個國家。此時消息要是傳到宋國聯軍中,薛侯能不急?宋侯能不怒?

萬一搞不定逼陽國,轉頭給薛國出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