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明暗局勢(第2/4頁)

吳國也是趁機刷了一波名聲,使得秦國也知道,東吳乃是“有義之國”。

“吳秦之好”的美名,含金量這時候是最高的。

東西方兩個大國聯姻,對很多國家都沒啥影響,唯一比較痛苦的,也就只有楚國。但楚國也得承認,吳國猛男這次爆打宋國,絕對是爽文中的精品文。

太雞兒爽了,宋國這群臭弟弟,活該被吊打!

“然則猛男為逼陽而站,於我大吳而言,進可稱霸中原,退可開疆拓土。此戰一旦終結,我大吳北疆,便見尼丘山矣。”

嘶……

此言一出,眾人情不自禁倒吸一口涼氣。很多事情,屬於燈下黑,吳國君臣對這一次逼陽戰爭是相當保守的,但是老妖怪並非是沒有動作,該給李解的支援,那是一分都沒有少。

並且為了讓李解在前線安心,後方直接給兒子李雷封了個雷男。

雖說也沒給個錘子啥的當見面禮,但雷男自帶錘子,倒也不需要。

“口舌開疆”讓郯莊子退位讓賢,其本質就是“郯君獻土”,動靜很大,但沒有傳出去多少消息,只有齊國和尼丘山東南國家才知道一點。

姑蘇城內,非兩千石級別的高官,其實內情知道的也不多,只是曉得郯國那裏似乎要割讓一部分土地。

所以此時此刻,軍事管制的姑蘇城內,大部分山頭和世族,打得注意都是把子弟扔到王師中,然後北上戍邊鍍金。

真正想到可以把人塞過去做官,縣師、縣尉、縣令、縣大夫還是其它什麽鬼,就只有那些能跟勾陳私底下開會的重臣。

當然還有姬姓頂級宗室,比如有一定權力的公子。

和“口舌開疆”同步進行的,就是“逼陽歸附”,這兩塊地盤正式吸收,吳國的實力將會暴漲極多,僅僅是人口和交通上的提升,就足夠讓楚國羨慕嫉妒恨。

所以對外宣傳上,吳國配合逼陽之戰,也是往“大義”上靠,實利是相對低調處理,甚至有淡化的意思。

不過隨著宋國國君子橐蜚被猛男嚇得“大厥”,戰爭的局勢已經越來越明朗,宋國已經沒戲可唱。

公子巳對此相當的滿意,現如今國際上吳國威勢不減,國內儲君之位已經十拿九穩,只要繼位,吳國立刻開疆拓土,後世子孫在記錄的時候,也只會說他姬巳果然厲害,一上位就擴大版圖,是進取之君、有為之君。

幕僚客卿們位置太低,無法從為君者的角度去看問題,所以面對公子巳的解釋,只會震驚到無以復加。

“公子能有猛男為爪牙,誠乃幸事!”

靈醒的人立刻拍起了馬屁,不僅僅是拍公子巳,也是委婉地迂回地捧了一下王命猛男。

主要是公子巳回國之始,吳國內部山頭中,敢大搖大擺出來迎接公子巳的,只有江陰邑。

這件事情,姑蘇內外都是心知肚明,連賈氏都不敢迎接,只能選擇出離姑蘇的時候,把地點選擇了棠邑,這樣多少也能跟公子巳結個善緣。

邗溝過江,總歸是要在棠邑擦肩而過的。

聽到幕僚們的吹捧,一向溫和冷靜的公子巳,此刻也是難以壓抑內心的喜悅,這一次,當真是志得意滿。

不過,還是有人提醒道:“公子,宋人毫無仁義可言,今淮徐之地遊俠遍布,早聞有刺客藏匿其中,公子還需小心謹慎。”

言外之意就一個,宋人狗急跳墻的話,說不定就來個匹夫一怒。

一命換一命,一個刺客換一個儲君,大賺。

再說了,現在不僅僅是公子巳,還有公子小雀,晉國的公子到了徐地,不可能說完全就是由晉軍照看,吳國也是要付出安保成本的。

倘若公子小雀有個三長兩短,吳國同樣要承擔責任。

而這個世界上,想要搞死晉國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不僅僅是現在“風頭無二”的宋國,像現在內憂外患的楚國,實際上照樣有下場國際社會的實力。

因為楚國的體制特殊,國內山頭林立,每一個地方封君,都有一個中等國家的實力。這些封君但凡動了要維護楚國利益的念頭,又或者自己的利益和楚國的利益在一個頻道上,那麽自行組織刺客來殺公子小雀或者公子巳,都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

有門客如此提醒之後,公子巳這才收斂了興奮,誠懇道:“是吾得意而忘形矣。”

活著才有搞頭,要是死了,什麽儲君不儲君的,那不都是笑話麽?

此時對公子巳保護最嚴苛的,不是別人,而是他的親爹吳王勾陳。

姑蘇軍事管制的同時,王師陸續派出了精銳前往善道,然後過淮水和晉軍會師。

此刻,兩個超級大國的部隊各自安營紮寨,軍威酷烈,連只鳥都不敢隨便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