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王命詔書(第2/2頁)

吳王勾陳對李某人,依然保持著欣賞和扶持,並且希望他在死後,看在“知遇之恩”的份上,照拂一下後來人,給新君保駕護航。

“我他娘的混成了顧命大臣?”

看上去是這樣,但李縣長也不知道這王命詔書,是不是就他一個人有。

再有一個,王命詔書是有了,可太子到底是誰,也沒說啊。難道讓他猜?

這誰猜得著啊。

冷靜了一會兒,李解突然才反應過來:“這是讓我做吳國的忠臣?”

仔細想想,他李某人這一路崛起,還真是在全程給吳國帶來豐厚的回報。

羿陽君姬玄這只老烏龜,是叛逆吧,他手下搞死的。

郯國、逼陽國戰略要地吧,他嘴炮弄過來的。

宋國這個癟三想要曾吳國經驗,在北方搞事吧,他兩次毆打成的殘廢。

現在,他還在復現當年老妖怪逆流淮水的攻略路線,直接打得楚國在淮水兩岸的多年經營直接付之流水。

一應建設和積累,全便宜了他李某人。

怎麽看……他李解就是吳國的棟梁,是大忠臣啊。

“沒錯,老子就是擎天白玉柱。果然有取錯的名,娶錯的老婆,就是沒有叫錯的外號。”

現在江淮大地,誰不知道他王命猛男江陰子是大吳國“擎天柱”。

掛兩國相印十三國將印,天下第一“二十三”!

“不過……這個‘擎天柱’帶哥,貌似不好當啊。老子真要是公開造反,還真是有點吃力不討好。這要是沒有外力借用,想要給吳國換皮,還真是不行。”

想做“董太師”,沒戲了。

不過現在,貌似有做“曹丞相”的機會啊。

就是不知道十八路諸侯毆打“董太師”的戲碼什麽時候上演,尤其是,誰是“董太師”?

雖然不是很想要這份王命詔書,但是李縣長又轉過了一個念頭,他尋思著,有了這份詔書,以後號令吳國王師,不是很簡單?

有些問題,換個順序,就有不同的視角啊。

比如說,幹掉楚國稱霸長江,原先的發展方向,肯定是先換皮大吳國際,他一個小股東先坐上CEO的寶座,然後再偷偷地吞並其它小股東,然後成為霸道總裁無道董事長,最後開海天醬油盛筵。

之後嘛,以大吳國際為根基,一炮幹死隔壁的楚國投行。

先不管成不成,正來說,YY肯定是這樣YY的。

不過現在,有了王命詔書,他李某人成了“顧命大臣”,這事兒就可以換個步驟。

老子為什麽不先幹死楚國呢?

幹死楚國之後,再來換皮,再來做“曹丞相”,也一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