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鬥氏好戰(第2/2頁)

共進退的常態,自然會延伸到國家合作中去。

那麽淮水兩岸大大小小的國家,最大的敵人,從來不是吳國老妖怪,而是楚國這個苟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牌流氓。

不過對於貴族們而言,道理都是一分為二來說。

能夠一起跟楚國幹起來,自然也能一起跟楚國發財。

現在李解在淮水大發橫財,還不帶人一起玩,要說“正義聯盟”中的成員沒點想法,根本不可能。

有了楚國的支持,搞死李解之後,這江陰邑的東西,還不是想搶就搶?

動了念頭,那楚國跑來賣好,就成了陽謀。

“除隨、唐、英、夷各家,只怕還是兵力不足。”

那處大夫鬥皇略作判斷,根據手頭的情報進行了分析,“吾嘗聞逼陽之戰,李解麾下兵卒,多以戰士為主,鮮有輔兵、壯丁。若是如此,‘義軍’號曰兩萬,縱有吹噓誇大之嫌,亦不能相差太過,萬余正兵,定在仿佛之間!”

那麽以這個兵力為基礎,按照楚國的慣例,可以直接把部隊數量膨脹到十萬以上。

出現大混戰的時候,十萬人馬就會分散在不同的戰場,可能十幾個戰場,可能三四個戰場,總之就是一擁而上,靠人力物力財力,直接堆死敵軍。

別的地方很難出現這種復雜的狀況,但是大別山和淮水交界處,地形太過復雜,天然河道和沼澤地隨處可見,而農田很有可能和樹林相互毗鄰。

這種地形地貌,想要出現中原堂堂正正會師的狀況,基本很少。

當年吳國老妖怪橫推淮水打破楚國,也是各種詭異戰術發揮,楚國的兵力優勢,完全沒有發揮出來。

不過正如鬥師所說的“此一時彼一時”,李解不是吳王勾陳,“義軍”也不是姑蘇“吳甲”,在柏舉鬥氏看來,此次任性一搏,勝敗除了看天意之外,還有自身的努力。

“如今江淮洪澇,群舒之國數次為李解侮辱,或可遣說客請出兵馬。”

鬥師說罷,又道,“蔡國五路出擊,凡蔡國所奪之地,皆可招募勇士,以應變化!”

這些操作,都是有可能的,而且也是慣例操作。

但為在於,這些操作,需要花錢,而且不是一點點,是一筆絕對驚人的巨款。

看著鬥師侃侃而談之後,目光直接轉向自己,那處大夫頓時暗道不好,然而並沒有什麽好辦法拒絕,楚國鬥氏同出一脈,他不可能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