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地主家也沒有余糧(第2/2頁)

此時的社會邏輯、大眾共識,父子之間繼承的,絕不僅僅是財富、名聲、權力,人情、黑鍋、債務……也是要繼承的。

大頭兵們想要報恩,報恩對象都死了,他們能怎麽辦?

所以哪怕這時候老妖怪還沒給儲君準備什麽班底,王孫虒天然就有了班底,而且是忠心到不能再忠心的那種。

這是其余公子所出的王孫,所沒有的優勢。

而這,也是李專員比較蛋疼的地方,他才沒閑工夫跟公子寅的部下們玩鬥雞。

真開打起來,這幫惡狗他固然不怕,可要破壞江陰邑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那真是太容易了。

李解現在覺得淮上列弱講話超好聽,淮水兩岸超好玩的,超喜歡呆在這裏,完全不想回家。

“噯,什麽新君依仗,李某作為大吳擎天柱,那是應該的!”

斬釘截鐵,毫不猶豫,這大吳國以後沒了他李某人,能行?!

只不過落實大吳擎天柱的身份,還需要一段時間,眼下的狀況,就是先把新蔡周邊地區穩住,同時盯著鄭國方面的反應。

能把十幾二十萬新蔡人民群眾的嘴巴堵住、肚皮喂飽,這事兒就算是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至於說蔡侯要翻本,那也得先談了再說。

談判嘛,談了才知道,談多久,誰也不知道。

你蔡侯作為蔡國國君,想要把首都要回來,也不是不行,可當初五路出擊,一副要向天下萬國宣戰的架勢,李某人點了點淮上列弱的數量,再加上他自己,怎麽地這個“正義聯盟”,應該也能湊個八國之數。

打下你蔡侯的首都,然後放把火……這火也不是他李某人放的,是蔡侯你的人放的啊!

小算盤這麽一打,李專員尋思著跟蔡侯的談判,能談到明年陰鄉騾子正式入列。

等有了騾子,甭管這騾子怎麽樣吧,這淮上,除了他李某人,誰敢放話“縱橫江淮”?!

必須不能!

眼見著老板有點飄飄然,上蔡大夫又提醒了一下李解:“上將軍,此刻姑蘇之事,不可捉摸。然則隨國借糧一事……還需早做準備。”

蔡美神色鄭重:“入夏以來,淮上連日降雨,雖不如淮下大雨滂沱,水患泛濫,卻也稻粱難收。隨國此行白邑,必是為借糧而來。如今……”

這番話讓李專員一個激靈:臥槽,突然忘了這一茬!

上大夫曾善這次過來,本身就是打算問李解借糧的,而李解手頭,還真的有余糧。

可現在坐吃山空的,又新增了十幾二十萬張嘴,這事兒是那麽簡單能擺平的?

現在手中掌控的淮中、蓼城、白邑三城,一個月開銷大概在三十萬石,要不是之前六國還支援了一點,就得有人要勒緊褲腰帶了。

後來各地搶收,加上搶劫了一番附近的淮夷,雜七雜八的米面糧油都湊起來,這一個月還能空出一二十萬石的糧食來,用來接濟隨國,倒也問題不大。

奈何新蔡八天就打了下來,要是全須全尾的新蔡,其實問題都還好,狗日的也不知道誰水淹新蔡,糧食毀了不少,這就形成了一個缺口。

李專員要是不趕緊想轍,這不要十天半個月的,就得出現大亂子。

原本李解想著,就是缺糧而已,缺了就借唄,反正自己朋友多,這麽多“正義聯盟”的成員,每家湊一點,這幾十萬石糧食,不就有了?

然而現在被上蔡大夫一提醒,李專員這才想起來,因為上遊暴雨下遊洪水,今年淮水兩岸的日子都不好過……

一句話來概括:淮上列國這些個地主家,他娘的也沒有余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