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挑起蔡人鬥蔡人(第2/2頁)

因為只有借助“淮上義從”這個平台,才能獲得對土地的使用權。

絕大多數野人,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屬於自己的土地,他們所在的村邑,往往都是某個貴族的封地。

他們不像“國人”那樣屬於自由民或者說小有產者,也沒有從軍的資格。

但是現在不同,他們只要維護住“淮上義從”這個體制,就能從土地開發中獲得收益,有了收益,就能有積累、積蓄,有了積蓄,自然可以更進一步。

娶妻生子,開門立戶。

這種看似普通的要求,沒有李解的支持,通過自身的努力奮鬥,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李解不過是在森嚴的等級壁壘上,敲出了一個小小的缺口,能鉆出來就鉆,鉆不出來看命。

而李專員幹了這麽一件事情,也並非是有意為之,只不過是為了方便管理淮上的優質資產,免得那幫自以為是的士大夫們,動不動又來反向挖墻腳。

鬥心眼這種事情,麻煩的很。

有這功夫,他多玩幾天蛇,多打幾盤高爾夫球,不爽嗎?

所以哪怕有“忠君愛國”的平輿武士流竄到了新蔡,李專員也是不急的,淡定的很,就算是要刺殺,能殺幾個人?

只要頂層和基層在手,中間的都是羊毛,需要薅的時候就薅兩把,不需要了,就當韭菜一樣,直接挨個兒割過去。

“現在隨國、唐國的糧食已經到了,又能應急一段時間,撐到秋收,應該也能勉勉強強。”

稍微算了一筆賬,李專員感覺還得打一波土豪。

食物沒有到短缺的地步,畢竟組織狩獵的效果,還是有的,尤其是捕魚,江陰邑的先進捕撈技術,每天能加工不少鹹魚。

有了鹹魚,加上各種野菜、豆類,主糧消耗還能再降低一些。

“要是能從陳國借糧到手,秋收就穩了。”

說到底,還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啊。

只不過李專員對於太康尾田前往陳國借糧,基本沒啥底氣。

這陳侯只要不是失心瘋,應該不會借糧吧。

讓太康尾田過去,也是本著有棗沒棗打兩杆,萬一陳侯真的很想念自己的一雙女兒呢?

而且“桃花姬”的肚子越來越大,要是留在淮中城的話,搞不好就是冬天生產,陳國前往淮中城,還是挺方便的,直接從潁水就過來了。

看望一下外孫嘛,這聽上去,就親情深厚,就很有希望借糧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