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涼涼(第2/2頁)

“若如此,我寫信發往棠邑,賈氏親族,多有‘吳甲’之列,學習兵法的意願,要強上許多。”

“這次能搞來這麽多打白工的,淮中城也就能緩一緩了。”

現在淮水之濱的管理問題,那是相當的間距,新編義士這些大頭兵每天都在解決沖突然後……創造沖突。

治軍和治民,完全是兩回事。

也就是看在管吃管住的份上,蔡人、息人、黃人等等國民,才忍了一時。

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壓迫久了,終究還是要出亂子。

暴力機關越俎代庖,只會把很多事情粗暴地一刀切,看似簡潔,實則低效。

“過冬,是重中之重。”

大舅哥商無忌十分嚴肅地提醒著李解。

“不錯,這個冬天,就是關鍵。”

李解也是深以為然。

這個冬天過得好,那麽萬事大吉,明年會很順。但要是這個冬天過不好,不管是糧食短缺還是禦寒艱難,死的人數量只要稍微多一點,淮中城明年就得重新收拾“人心”。

“人心”很微妙,要說管用,確實管用;要說一無是處,有時候也真是一無是處。

但不打仗的李專員,顯然還是需要“人心”的。

在他這裏,血統政治顯然沒有市場,從血統政治轉向官僚政治,這個“人心”,就算是一杆秤了。

阿貓阿狗都喜歡把“王道”掛在嘴邊。

什麽是王道?

在互相之間相對有制衡的體系中,誰把人心搞得多多的,誰就是王道。

從李專員多年的從業經驗來看,誰給工人發工資最勤快,三餐瘦肉誰加得最多,誰就是“最美工頭”。

美得冒泡的那種。

反之,就是工人聯袂上塔吊,一起高唱《涼涼》,直到警察叔叔抄起大喇叭就開始吼:下來吧,工頭答應結工資啦……

通常情況下,這種語境中的工頭,往往是真的“涼涼”。

李專員當然不覺得淮水之畔的癟三們能讓他“涼涼”,但為了方便廣開後宮啪啪啪,李專員還是很樂於讓癟三們不至於這個冬天“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