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白撿便宜(第2/2頁)

“這山核桃,敲起來太麻煩,過幾天我做個核桃破碎機,保管吃起來方便快捷沒碎渣。”

核桃破碎機可以參考縫紉機,只要調試撞錘份量到位,總能調試出合適的撞錘。

然後有一定量的撞錘行程,靠自重就能破碎山核桃。

破碎之後,再通過人工分揀,就能篩選山核桃仁,這比用錘子慢慢敲,那是強多了。

“只是果仁,何必如此麻煩?”

“噯!小玉啊,這我就要批評你。有雲: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你堂堂秦國公主,衣食住行,當然應該精益求精啊。怎麽可以隨意湊合呢?”

“……”

沒說的,聽了這話當場就濕了。

擦去眼淚,嬴瑩覺得自己的修行還是不夠,於是道:“幸遇夫君,此生無憾。”

“這話我愛聽,多說點,我感覺我能承受得起。”

“……”

感動的眼淚,終究幹的沒有精子快。

……

在李專員忙著設計山核桃破碎機的時候,秦國送親團那些種子,已經逐漸運往淮中城。

李解沒有用秦人的種植經驗,陰鄉有自己的一套農時規章,且這種規章,並不掌握在“農官”手中,而是通過受教育的群體,下放到了普遍農戶。

這個時代有一個好,沒出路的識字群體,只要沒有合適的舞台給他,該種地的,還是得種地。

而同樣是種地,至少在李解這裏,種地是一門學問,且是一項事業。

做得好,照樣可以拿高工資,且獎金、補貼不會少。

此時的江陰邑,在農業生產活動上,早就成了“百沙”的風向標。因為只有江陰邑的農事活動,會告知“百沙”。其余如五湖野人,進入農時,什麽時候種什麽,怎麽種,種多少,用什麽農具要多少人工,都得聽姑蘇“農官”的指示。

因為不管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是五湖野人能夠搞明白的。

農時的掌控,除了傳統經驗之外,還有當年的估計,時令差個十天半個月,搞不好就是某個作物的絕收。

“農官”,就是盡可能降低這種情況的“官吏”。

而地利同樣如此,野人可能能分辨出土地的優劣肥瘦,但是,坡地種什麽,丘陵種什麽,水田種什麽,溝渠怎麽用,他們同樣只有短期經驗。

稍微有一點大型戰爭,這種經驗就無法傳承下來。

所以,“工師”的存在,就是保障水利工程和水利器具的研發應用,五湖野人,依然只能聽從貴種們的安排。

他們沒有試錯的機會,一旦錯了,還是絕收,在別的國家,鬧事可能還會有安撫。

在吳國,尤其是五湖地區,鬧事就是死路一條。

老妖怪威壓一世,從來不是靠擺個逼格滿滿的姿勢,就算完事兒的。

此時此刻,在整個江淮流域,有且只有李專員的地盤,才會盡可能地下放農業技術和農業知識,李專員也沒指望野人們能夠知其然外加知其所以然。

他要的很簡單,就是田地能夠穩定產出產量,可以有高低,但總產量,要穩中有升。

而此時,隨著許國的崩潰,李專員突然發現,原本淮水還缺大量職業農民呢,此時在許國,不是正好就有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