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戰個痛快(第2/4頁)

說到底,還是荊蠻的裝備太次,大量武器裝備,還是李解早期散出去的。

主要就是石器,族群內互毆可能還有點意思,但面對李解的治安部隊,就是死路一條。

桐人和嬴劍手中的治安部隊,弓矢裝備率非常高,荊蠻大多數就是無甲步卒,根本沒辦法組織出有威脅的進攻。

“那就放任不管?”

“我們不用管,讓淮中城自行處理。這批荊蠻人就是想要點好處,可以招安,就用在大別山南允許開荒種地,他們難道會比夷虎人還蠢?”

大別山的荊蠻和江南的荊蠻還是有點不同,楚國人稱呼他們為“衡山蠻”,六國、巢國則是稱呼他們為“熟蠻”。

算祖上源流的話,也是偃姓之後,跟淮南偃姓諸國,也是親戚。

只是因為歷史變化,伴隨著改朝換代,自然而然地也就不行了。

正如楚國當年也想做個乖寶寶,好好地跟周天子混,可誰叫周天子不給面子呢,帶著老姬家歧視他們,那就只好也不給面子了。

不過終究還是有歧視鏈,諸夏看不起楚國,楚國也看不起偃姓土鱉,而偃姓土鱉,則是看不清那些個流竄到山裏躲起來的親戚……

很微妙,但就是這麽個現實。

歧視鏈的客觀存在,對列國諸侯來說是個問題,但對李總裁而言,這啥也不算一個。

既然都盤下來漢東大片楚國土地,李總裁就沒想過擺爛。

首先要幹爛的,就是雲夢女神。

來都來了,為了養活這麽一大家子,動員個五十萬到一百萬民夫,耗時若幹年,把雲夢澤圍墾填平一部分,很有邏輯很符合道理吧。

圍湖造田的重點不在於增加的耕地數量上,而是保證汛期不至於產生無法抵抗的水患。

楚國在雲夢澤北部地區,每到汛期,就是直接擺爛,愛咋咋的意思。

但是在雲夢澤西部地區,就大不相同,楚國不但疏浚漳水,在將漳水和陽水連接起來,修了一條漳渠,整個雲夢澤以西的抗洪澇能力是相當不錯的。

實在是不行,往江南灌水就是,江南大片低窪地,都是泄洪區。

因為楚國在國防上的側重,加上體制的特殊性,漢東在傳統上有分離勢力,所以楚國並沒有在雲夢澤地區投入重資加以建設。

正相反,雲夢澤的待遇,跟江南泄洪區類似,當遭遇大洪水的時候,保住郢都,然後開夏水閘門,放任洪水進入雲夢澤地區,愛怎麽泛濫就怎麽泛濫。

所以雲夢女神水超多,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但對李總裁而言,楚國人的玩法,他不喜歡,他就喜歡在幹爽的地方跟楚國趙太後做遊戲怎麽了?

再說了,現在楚漢和談,那些在漢東的楚國人,未必就服服帖帖,正好拿來排隊跟雲夢女神單挑。

把亂七八糟的人口都算上,就當有個兩三百萬人,全部填進去折騰雲夢澤,又有什麽大不了的?

他又不是修大運河,而列國也不是統一的國家,天下紛爭,有口吃的,就能搞不少事情。

如果說雲夢女神體力不支了,不是幾十萬上百萬人的對手,那也簡單,大別山南北,到處都是林場礦山,有的是地方去消耗這些精壯男人的體力。

李總裁要做的,無非就是兩件事情,一是不讓漢東土著閑著;二是不讓漢東土著餓著。

只要李總裁手中的糧食管夠,他定期折騰死幾萬人,都不會有什麽浪花掀起來。

有錢有人有糧食,這就是他面對羊舌肱毫無壓力的底氣。

與其緊緊張張浪費時間去跟羊舌肱過招,還不如抽空去郢都找趙太後聊聊天呢。

和羊舌肱比起來,李總裁有點小擔心的,反而是千裏之圍的秦晉周楚交匯之地。

秦國假模假樣修了個鹹陽出來,無非是面對晉國打腫臉充胖子,更是向晉國表示他們老秦人不怕你們晉國佬。

實際上秦國的政治中心,壓根就不在鹹陽,鹹陽長期就是個貿易中轉城市,老秦侯現在貓著的地方,是在平陽。

因為嬴瑩的緣故,李解對嬴瑩老家還是有所了解的。

秦國想要打開一條向東的道路,其實非常困難,但要是選擇走山區,向南或者東南擴張,這個希望還是有一些的。

但長期以來,也只是有希望。

不管是向南還是向東南,秦國都要面對好幾個問題。

其中之一就是周天子時期的老大難,也就是西戎。

除了完全不開花的西戎部族,絕大多數的西戎,算源流,仍舊是自己人。

秦國在東進無望的時候,就想過南下進行探索,但攔在他們跟前的,除了南方的中南山之外,還有陸渾戎。

這支陸渾戎,跟跑路到楚國,居住在安陸的陸渾戎,算是同出一脈,但戰鬥力卻是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