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金字招牌(第2/2頁)

要說務農種田,這真是個好去處,楚國巔峰期,在這裏也是壘砌了大量丘陵梯田出來的,只是水利設施的進度很差,土地利用率,自然就上不去。

可顯然三關將士,並不能馬上就去務農,一旦漢子國返回,漢軍本就士氣高昂戰力高強,到了更容易發揮長處的地方,三關將士拿什麽去抗衡?

只是老鬥尊也清楚的,投都投降了,還要攥著一堆大兵,漢子國想必也不會放心,這兵卒,終究還是要散出去的,又或者,被李解當做工具人,拿去幹點臟活兒。

從漢子國的收益上來說,留著三關將士幾千幾萬條狗命,顯然要劃算得多。

所以鬥尊思來想去,商無忌不是打算撕毀協議然後做了他。

略微放心之後,自然是有點欣喜,因為鬥尊很清楚,自從吳楚大戰之後,整個淮南地區的生產,都是遭到極大破壞的。

最好的年景,就是去年一整年加上今年。

淮水兩岸,從未有過這樣的平穩期。

外部勢力就算想要進入幹涉,一看李解盤臥在那裏,就只得駐足不前,然後繞道。

人力物力財力充沛的情況下,地方生產的恢復,自然也相當的快,現在羅汭的糧食產量是相當可觀的,最近的一批糧食,就是拿來還隨唐兩國出借的糧食。

還了之後,居然還有一點小富余,可以想象這片土地如果有了淮中城的執行力,組織大量民夫修建水利設施的話,產量必然是暴增的。

有良田,有水源,就不愁餓死人。

加上附近丘陵地帶多草木,取暖也是不愁,雖然鬥尊聽聞淮中城木炭用得不多,而是另有燃料,真假他也不去多管,反正這羅汭之地,是可以自己燒炭取暖的。

於是深思熟慮之後,老鬥尊找到了商無忌,針對此事,細細相談。

“丹陽公,君上曾言,但有猶疑、忌諱之處,為防以後誤會,不若當時講明。”

商無忌給鬥尊親自倒了一杯茶之後,正色道,“三關楚軍歸附,無忌自然欣喜,只是楚漢交戰,必有仇怨。於漢軍而言,不敢輕信楚軍,故而處處提防,隨時準備鎮殺;於楚軍處,亦是如此,不敢輕信漢軍,唯恐漢軍失信殺俘。”

非常直白地把雙方忌諱、提防的地方,都說了出來。

商無忌相當坦蕩,這種事情,或許對別人來說,要小心翼翼地斟酌,但是在李解這裏,沒有那個說法。

見商無忌如此直言,鬥尊老臉一紅,擡手拱了拱:“三關將士之性命,甚是重大,老朽……慚愧。”

“無妨。”

商無忌面帶微笑,拂須看著老鬥尊,“丹陽公,公若不信無忌,亦當信得過君上。試問,當世重諾之人,舍君上其誰?”

“這……”

一刹那,老鬥尊就想起了“一諾千金”“斷屐相迎”“忠肝義膽”等等故事傳說,人的名樹的影,李總裁的“信義”招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砸過。

只是老鬥尊終究有點不敢賭別人的信譽,更不想把自己的生死,三關將士的生死,都寄托在別人的良心上。

這年頭,良心都是用來喂狗的,他不信,他見得多了。

見鬥尊一臉猶豫的樣子,商無忌依然面帶微笑:“丹陽公,為消公之疑慮,無忌已請來隨國上大夫曾善、蔡國司寇蔡夕、淮南巡撫專員雲軫甪,更有頓子國、逼陽國、郯國等國君,天下賢達見證,漢子國除非自絕於天下,否則,必不能戕害三關將士。”

“老朽慚愧!老朽……慚愧!”

商無忌話都說到這個份上,老鬥尊哪裏還有疑慮,當下也不顧什麽禮儀,直接行了個大禮,把商無忌都是嚇了一跳,趕緊攙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