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不斷累積的經驗(第3/4頁)

所以今年開春春耕,淮中城的農官們,南下進行農事指導的時候,表示要輪休土地,夷虎人完全沒有覺得這是漢人要害他們,原因很簡單,要害去年就害了,何必等到今年?

再說了,人家專業啊,一年豆麥稻三收,扣除要繳納的稅賦,砍一半都還有二十萬石。

這日子,楚國人統治時期,根本想都不用想,楚國最狂霸酷拽叼炸天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吃救濟,要不就是逃荒。

夷虎人不是天生下賤,就是要往山川湖澤裏泡著,實在是對抗自然偉力的能力,差到不行。

好不容易等到像樣一點的政府,不是楚國這種虎狼之國,就是六國、英國這種地方廢物。

後吳威王時代,夷虎人才算是迎來了真正的春天。

從新生兒這一代往上推算五代人,真正能飽餐一頓的夷虎人,屈指可數。

所以換位思考一下,在淮南圍剿、安撫過夷虎人的軍官,認為淮南的辦法,完全可以用到漢東來。

而且漢東比淮南有個優勢,地勢環境更好,丘陵山區雖然多,但丘陵的土壤質量相對較好,儲水能力強,植被的茂盛程度,也比淮南強得多。

同樣都是山區,淮南山區大概是受大別山山脈影響的緣故,改造難度不小。

但是漢東不同,哪怕是“綠林”西南,一樣望去,山頭成百上千,但大多都是能夠開發的山地。

地勢走向又非常微妙,本身山頭又多,自然築壩修建水庫的條件就客觀存在。

對這一帶的地理環境,李解多少還是有點印象的,穿越之前,的確有不少存在了幾十年的水庫。

這些水庫的修建,幾乎純粹就是堆人力。

但不得不承認,只要有了水庫,什麽調解洪澇自然災害,那都是次要的。

真正牛逼的地方,就在於大大增加了可灌溉土地面積。

一個小型水庫就能養活幾萬畝的土地,而當時李總裁行走江湖,見過的XX共產主義水庫、XX縣紅旗水庫、XX人民水庫,遍布全國各地。

江淮流域,就是最為密集的地方,其特殊性,就在於地理條件,相對來說比較適合施工之外,雨熱氣候適宜,很容易增產。

這也是為什麽明明沒有改良種子,也沒有多少化肥,結果糧食極大增長的原因。

水利設施牛逼的地方,就是增加土地的廣度。

這一點,李總裁當年還是工頭那會兒,也曾為了炸開喜馬拉雅山而心潮澎湃,也琢磨過在大沙漠裏挖個坑,然後再挖一條溝直通東海……

什麽叫超級工程啊?!

不搞個幾千公裏,那能是超級工程?

此時漢子國的軍官們能有這樣的想法,根本自己的從業經歷,然後舉一反三,李解相當的欣慰。

就這幫家夥的專業素質,終於跟上他當年帶的工人徒弟了。

短短幾年時間,他老婆孩子都有了,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廢物們,從連小學生都不如,到連高中生都不如,最後變得很專業很有經驗,李總裁很驕傲。

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我真是太牛逼了。

“築壩選址尤為重要,我個人認為,可以選擇在綠林西南。工地離上鄀比較近,又同隨國隔山相望,倘若淮上有變,隨時也能從工地抽調民夫。”

“民夫怎麽來?”

有人問沙東,民夫抽調,自願、自費、強制,那是不同效果。

“我個人建議,從淮南征召。”

沙東說罷,看了看沙哈,“仲哈,如今淮南抽調夷虎人,你覺得如何?”

還在喝茶的沙哈愣了一下,下意識地撓了撓頭:“最好給錢。”

強征也不是不可以,但夷虎人剛過了兩天安穩日子,顯然也不想動蕩。

如果漢子國不給好處,內心怨憤肯定是有的。

“只要願意,可以給牲口、土地、配偶。”

“牛是統一管制,可以給馬、驢、騾、羊、豬、狗。可以參考淮中碼頭,搞積分制,首李,允許的話,漢東那些反漢死硬份子,可以舉族定罪。配偶,便從這裏出。”

“那女校呢?”

“女校生源,須是鄉士之家,可以先行同鱷人、勇夫婚配,再去就學。”

“你們覺得怎麽樣?”

李解坐在那裏環視一周,“有沒有反對的?沒有就這麽辦,先拿綠林西南做試點。”

“是!”

“散會。”

嘩啦啦桌椅板凳作響,散會之後,不少鱷人軍官離開之後,就湊到了一起一臉的糾結。

好幾個人都找到了沙哈:“隊長,隊長,你跟首李說說,我不想結婚。”

啪!

沙哈反手就是一個耳光:“你說你媽呢,會上不說,會下反對,不想幹就滾回江陰老家抓鱔魚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