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猥瑣君臣找樂子(第2/3頁)

此時柳巴提出來的建議,是真的蔫兒壞。

不論太叔卯接招還是不接招,都要進退兩難。

阻止李解派出武裝部隊護送蔡董回國,這沒法說,因為當初蔡董去姑蘇,就是李解送的。

外界誰都知道,這功勞是“天皇大帝”勾陳的。

太叔卯真要是說不讓李解迎接蔡董,李解個人是無所謂的,但姑蘇的老世族們,肯定要跳起來給太叔卯膝蓋上一拳。

可要是太叔卯讓李解派出武裝力量來護送,那這事兒又得說道說道了,來多少人?怎麽接?在江南還是江北?在江陰還是海陽?

稍微扯皮一下,就是一年半載的,別到時候齊魯之爭都結束了,這破事兒還沒有了賬。

可要是太叔卯表示算了,他也就是那麽一說,那麽李解順勢而來的第二個問題,先帝陵寢是不是出了狀況,是不是沒人看墳守墓,是不是沒人除草上貢?

關心嘛,應該的。

太叔卯要招架的麻煩,就變多了。

第一個問題,要不要辯解一下,說“先帝”這個詞用錯了?別辯,辯就是輸。

可這事兒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嗎?

顯然不能。

第二個問題,是不是姑蘇經濟困難,連陵寢前的草廬夥食,也有點撐不住?這才讓陵寢前守墳的蔡國國君條件艱苦起來,不得不回國了?

要確實是困難,那就直接開口,還能少了先帝陵寢的體面?必須包吃包住,務必讓守墳哭靈人員衣食無憂!

第三個問題,讓不讓李解祭拜一下先帝?

讓的話,那李解就要出發了,什麽齊魯之戰,關他屁事?哪有祭奠一下先帝更重要?這是為臣之道啊,一個字:忠心耿耿!

可要是不讓話的,那就有的說了,他漢子李解,可也是王命猛男來著的。好,就算這個頭銜,因為漢子的存在,就不作數了,可他還是陰鄉的封建領主,理論上還是先帝的臣子。

連他兒子李雷的封地雷邑,那也是先帝封的,姑蘇裏裏外外,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還有陰鄉夫人這個頭銜,是先帝親自賜封,為的就是擡舉美旦,使得美旦不至於身份太過“低賤”。

君臣一場,情深義重,掃掃墓,上上香,很合理很符合常識吧。

如此三個問題,不管哪一個,都要讓太叔卯抓狂不已,歸根究底,太叔卯是不敢真的讓李解前往姑蘇的。

而他可能會高估李解在權力上的絕對欲望,正常國君,吞並他國之後,是巴不得趕緊把他國國君從上到下殺個幹幹凈凈。

然而李解完全沒這個想法,傅城的前身是逼陽國,逼陽子如何?

郯城的前身是郯國,郯莊子如何?

淮南列國的國君同樣都活得好好的,祭祀仍舊不絕,只是不能享用國家大祭而已。

規格小了,但不是規格沒了。

漢子國的成立,本身就沒有依仗宗法制度下的貴族團體,李解掃盲越勤快,對分封貴族的需求,也就越低。

留這些大貴族之後一條性命,他們就算說是要號召起兵,那也得有人跟著啊。

當然或許一兩百年後,有人造反重新打起了這個旗號,但那時候打什麽旗號,他李解是能從棺材裏爬出來,還是再穿越一次?

說一千道一萬,他李某人根本不懼有人打著蔡董的旗號行事。

姑蘇有人想要攪混水,又或許想要拖一下漢子國的後腿,讓漢子國高層不得不分心,使得漢子國不敢投放太多力量在齊魯戰場上。

然而姑蘇那些打著好算計的,卻哪裏曉得,李解和柳巴,不過是趁此機會,再找個樂子。

“君上,這一次,就讓臣前往姑蘇。”

“你不是休假嗎?”

“假期隨時可以有,事情卻不是隨意可以做的。先把君上的要事辦妥。”

柳巴笑了笑,又鄭重道,“算算時間,姑蘇傳出這個消息,大概就是傅城傳出有二十三萬援兵前後。順邗溝南下,要是緊趕慢趕,一天就能將消息從傅城傳到姑蘇。”

“看來是都不想看到咱們做大啊。”

“是真是假,臣前往姑蘇一探究竟就是了。”

“好,既然你想要去,那就去吧。不過還是那句話,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我先命人跟常傑聯系一下,如今他是‘大常侍’,有什麽風吹草動,瞞不過他。”

“有他暗中幫忙,倒也安全得多。”

這樣的安排,顯然更穩妥,柳巴雖然自信,但也不代表他不怕死。

萬一太叔卯就是為了暗殺漢子國的高層也說不定呢?

小心駛得萬年船。

猥瑣君臣一如往昔,迅速作出決定,又迅速執行。

從柳巴提出這麽個建議,到開始執行,前後也就是吃頓飯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