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齊軍大捷(第2/3頁)

於是乎,魯國使者想起臨行前魯侯的承諾,可以將濫國、小邾國的“監護權”,讓給漢子國。

同時只要幹退了齊國,平陸邑和汶口以北的齊魯爭議地區,都可以割讓給漢國。

誠意很足,更何況,魯國還拿出了大量的現金,光黃金就有六千,基本上算是動用了魯國宗室的老本。

還沒有到棺材本,但也快了。

李解想了想地圖,濫國和小邾國,基本上就是魯國托管,現在讓出來,就是煮熟的鴨子,飛別人碗裏去了。

濫國別看是邾國分裂出來的,可總面積,大概和滕國差不多,可耕地面積相當的可觀。

至於小邾國更加好了,比濫國還大一倍,最重要的是,北部地區有高山,東部和魯國之間,隔著離姑邑和翼城。

兩塊地盤連成一片,就相當於在傅城北部地區,形成了一個緩沖區,傅城的生產建設,又可以更加的安全。

於是乎,漢魯雙方的接觸,算是初步達成了意向,作為漢子國國君,李解直接掏出金印,在草案上簽字蓋章。

盡管蓋了章,但這只是雙方合約的第一版本,後續還要根據戰事的烈度來評估,總不能收個白菜錢,就打個白金戰爭吧。

有了李解的蓋章,魯國使者終於松了口氣,然後拿著草案,歡喜地返回曲阜去了。

魯國使者離開徐城的時候,還專門在“王子堤”上溜達了一圈,看著連綿不絕的漢子國舟船進出“洪泗澤”,使者信心大增,心想這一回,魯國的社稷,總算是保住了。

其他國家,能有這等實力?

不是魯國使者瞧不起,就他現在看見的這麽多舟船,光工本費,就足夠打造三個“萬乘”出來。

齊國也就是個萬乘大國,它那點戰車,也就圖一樂,真戰車還得看漢子國。

只是歡天喜地回曲阜的魯國使者,人還沒有到曲阜呢,就聽說齊國車師破了一支魯軍偏師。

陽關守將陬邑大夫子紇,使出渾身解數,也是扛不住,連連向曲阜求援,實在是因為陽關死守太過艱難。

沒有野戰的襲擾、接戰以及勝利,死守就是守死。

之前攻堅陽關,齊國人在陣前給自己人挨個兒放血之後,子紇就知道,此事不簡單。

果不其然,之後齊軍攻城越來越堅決,樓車、雲梯的使用也來越多,負土攻城的規模,也從之前的數千搶攻,變成了數萬人多面齊發,把所有魯軍節點挨個拔除。

甚至有一天齊軍不僅僅是殺上了城頭,還破壞了陽關的兩個馬面,要不是漢使魏羽的親衛隊頂了上來,將齊軍反殺下去,陽關已經失守。

實力上的差距,讓陬邑大夫子紇很清楚,國中精銳再留在曲阜,陽關肯定完蛋。

之前守陽關,是因為外部溝渠堡壘還算密集,加上野戰襲擾因為熟悉地形的緣故,小股部隊作戰,竟然跟齊軍打的有模樣。

然而形勢惡化之後,小股部隊完全齊國技擊的對手,在特殊地形下,更是被技擊的高超個人戰鬥技術給壓制。

這就導致了一個重大問題,沒有依靠的魯國部隊,竟然連後勤都無法保障。

西南方向的輜重部隊,竟然還遭到了齊國野戰部隊的騷擾,後路糧道被劫,斷糧的恐慌,老卒們還能淡定,那些民夫們就慌了,緊張恐懼的氣氛,很快就在陽關內部傳播開來。

陬邑大夫子紇就算渾身是膽,他能鎮得住幾個人?

這種危急情況下,魯國的精銳,終於出動,再不出動,陽關告破,齊軍就能多線並進,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曲阜二次誓師,援兵終於前往陽關。

第一批次的主力增援,並沒有什麽問題,然而在第二批部隊趕路的時候,在汶水之南遭遇了伏擊。

雙方兵力差距不大,但問題在於,齊軍有一千輛戰車。

開闊場地,管你什麽陣勢不陣勢,沖就完事兒了。

再加上齊國最擅長的打法,就是車陣配合輕步兵,魯軍第二批次的部隊,本就裝備不如主力,士氣也差了點兒,於是一敗塗地,根本沒有撐上多久。

齊軍打出了一場殲滅戰。

交戰雙方,魯軍一萬二千人的兵力,齊軍總兵力是七千五百,最後齊軍以損失不到三百的代價,全殲魯軍。

“汶南大捷”傳到齊國中軍,齊侯的威望直接拉滿,之前宋國的各種腦殘操作,還有各種亂七八糟的煩心事,在勝利面前,都是灰灰。

甚至原本還打著小算盤的衛國和鄭國,竟然立刻表態,表示國中援軍,已經在路上。

齊軍有全殲魯軍偏師的實力,還用說什麽?這必須給力啊。

“汶南之戰”傳到曲阜,魯國君臣驚恐萬分,因為齊軍突然反常的操作,不僅僅是將陽關再度孤立,還隔絕了陽關和曲阜之間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