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舞幹戚(第2/2頁)

停頓了一下,此人又指了指漢軍營地,“你們看漢軍布置,灶間另置,且有單獨食堂。”

順著手指的方向看去,便看到通透的竹木棚屋“食堂”下,大量的長桌擺放著。

這些長桌極為整齊,並沒有歪七扭八的意思,長桌配著長凳,漢軍士兵們排著隊從灶間領到了當天的餐具,隨後繼續排隊,有序進入“食堂”。

軍官們的服裝很容易區分開來,一個小隊,大多都是由小隊長來分發食物。

今天的早餐是喝粥,但是佐餐的鹹菜有多種,除此之外,每個士兵都能發到一枚鹹鴨蛋。

只這麽一個鹹鴨蛋,按照五百人的大隊來計算,一旬就是五千枚,這對列國的探子們來說,簡直無法想象。

而且漢軍在戰時,時不時會有混編、滿編、擴編、超編的大隊,人數最高的時候,可以突破一千人。

這種食物的消耗量,後勤壓力反而成了小事,因為,從哪兒提供這麽多優質食物?

能成為探子的人,在各自的國家中,至少也是鄉士階層,不做探子了,也能回國繼續做官為吏。

以他們各自的社會地位,在自己的國家中,尚且不能夠做到每天吃一個鴨蛋,而漢軍的“普通”士兵,居然能夠有如此豐厚的夥食。

觀察薛城營地不是一天,探子們可以很確定,漢軍的肉蛋類消耗極大,當然漢軍的出操頻率也極高。

而且一度有野戰部隊外出,因為允許交換,所以有些不愛吃蜂蜜的軍官,就會把自己的那一罐蜂蜜拿來交易,同時保留另外一罐。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另外一罐蜂蜜,是集體的給養。

這讓列國細作幾乎都要瘋了,因為蜂蜜這種東西,從來都是大貴族的消遣,一般的名士小貴族,一年到頭也吃不了幾回。

然而在漢軍這裏,野戰部隊是標配甜食,多少總有。

來觀察的列國細作中,魯國人是最為震撼的,原本只是出於自救的心態,期望著漢軍趕緊出動。

等到後來觀察入微,這種心態就發生了扭曲,從震撼變成了狂熱崇拜。

“內外皆暴,魯難未已!”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有些魯國人已經不僅僅是怨恨齊國人,同時也怨恨著自己國家的統治者。

硬要說的話,便是對魯侯的不滿,越來越強烈。

“漢軍烈烈,君子謙謙!”

而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在薛城的魯國人,已經在想著,如果讓漢軍來接管魯國,那該多好啊。

漢軍打起仗來,作風是如此的激烈,可平日裏,他們又專注做事,宛若謙謙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