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2/3頁)

“右賢王,漢軍結了武剛車陣,萬萬攻不得!”

幾個先前曾叫囂在此全殲漢軍的千騎長,此刻卻在力勸右賢王改變計劃。

無他,只因武剛車給匈奴人帶來的心理陰影,實在是太大了。

匈奴立國以來最為恥辱的漠北之戰,便是他們第一次吃武剛車的虧。

當時,衛青帶著五萬人行千裏過大漠,與伊稚斜單於十萬大軍遭遇,伊稚斜也以為漢軍疲乏,自己穩贏。

結果衛青卻以武剛車環繞為營,穩住陣腳,讓匈奴人圍攻了半天卻毫無戰果,士氣大降。然後衛青又派出五千甲騎出戰,連破匈奴人數陣。

至日暮,大風驟起,沙石撲面,衛青竟全軍壓上,五萬人做出包圍十萬人的架勢,匈奴遂潰。

如果說那一戰,是因為“匈奴人少”的話,那李陵就用同樣的戰術告訴胡人,面對武剛車陣,十多倍兵力也討不到便宜。

還是在浚稽山,當時右賢王的祖父,在位的且鞮侯單於先以三萬騎圍攻李陵五千人。李陵手下幾乎全是荊楚步卒,也不慌,結武剛車陣,千弩俱發,匈奴應弦而倒,三萬人竟被五千人逼退。

且鞮侯單於急了,調集周遭數百裏所有牧民,以八萬騎再度追擊圍攻,又靠武剛車陣防守反擊殺傷了數千人。

若非軍候管敢投降匈奴,向單於告知李陵既無後援,五十萬支弩矢也已耗盡,說不定就被李陵走脫了。

經此兩戰,匈奴人再見到武剛車,都失去了進攻的勇氣。

面對這種為匈奴人量身打造戰法,他們是一籌莫展。即便馳騁到近處,面對武剛車和漢軍的夷矛陣,馬匹亦躊躇不敢前。拋射進去的箭矢,頂多殺傷一些沒有防具的民夫、弓手,若是強攻,對方死十個人,他們卻可能損失上百人。

這是硬茬啊,所有人都看著右賢王,等待他的命令。

右賢王也沒料到漢軍能跨越險阻將武剛車推到西域,只先讓遊騎去試探。

結果,派去試探的上千騎才到三百多步外,還來不及搭箭,漢軍陣列裏就射出來十多支弩。

孩臂粗的恐怖弩矢直接將一匹馬射死,更有個倒黴蛋,直接胸口挨了一矢,整個人飛了出去,菱形的弩矢透胸而出,當場就死了。

匈奴人大驚,連忙退了回來,而右賢王的臉色更難看了。

“大……大黃弩!”

那是漢軍射程最遠的弩,力道有十到十二石,需要兩個人才能開。昔日李廣率四千騎出右北平,為匈奴四萬騎所圍,李廣親持大黃弩射匈奴裨將,殺數人。

這種弩十分笨重,一般布置在烽燧和城頭,可漢軍這次卻一口氣帶了十多架出來,配合上武剛車陣,很難不讓人絕望。

匈奴人徹底失去了戰意,這是野外會戰?和攻城有何區別?

右賢王隔了半晌,才下達了讓所有人松口氣的指令。

“漢軍攜帶的幹糧肯定不多,且……且遠遠圍之!”

而還不等吳宗年暗暗高興,右賢王的刀,卻架到了他脖子上。

“吳先生,你是漢人,且來說說,這武剛車陣可有什麽破綻?”

……

時值五月下旬,天氣酷熱,匈奴人的戰馬也不耐煩地搖著尾巴拍打身體,驅趕蚊蠅,低頭嚼著有些發蔫的草木。而他們的主人卻只能披著厚厚的皮甲忍受熱浪,一摸直鐵刀,已被曬得滾燙。

這可是右賢王親自挑的戰場,四周平坦,連棵樹都沒有。

他們已經將漢軍圍了半個時辰,一場試探性的進攻剛剛結束,卻以漢軍千弩齊發,遊騎丟下數十具屍體撤退,他們射出去的箭,只紮到武剛車豎起的大盾上……

而吳宗年,此刻正洋洋灑灑對右賢王說著自己的看法。

“孝文皇帝時,有位晁錯大夫上疏,分析漢匈各自的長處。”

“他說。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疲勞,饑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

“而若論漢軍制長,則有四。”

吳宗年掰著指頭告訴右賢王:“晁錯大夫又說,勁弩長戟射疏及遠,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堅甲利刃,長短相雜,遊弩往來,什伍俱前,則匈奴之兵弗能當也;材官騶發,矢道同的,則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也;下馬地鬥,劍戟相接,去就相薄,則匈奴之足弗能給也,此中國之長技也。”

“大王聽出來了麽?若你執意與武剛車陣交戰,這是以己短攻彼長。昔日且鞮侯以二十倍之眾圍攻漢軍四五千人,尚且討不到什麽便宜。何況今日,右部大軍僅是漢軍的四倍?”

右賢王面露慍色:“吳先生,我問你武剛車的破綻,不是要你分析我軍之短,你莫非是想要幫助漢人,勸我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