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漢家千裏駒

“雖然走了這麽久還沒摸到城墻,其實吾等早就到長安了。”

望山跑死馬,望著城墻走也一樣,任弘他們過了便門橋走了又有一個時辰,竟還未到城下。

所謂大都無防,長安和秦鹹陽一樣,亦是有城無郭,廣大的裏聚和居民區都在城墻之外,城墻之內主要是宮室和官署,以及達官顯貴的府邸。

所以一路上,眾人已看盡了街衢通達,裏弄百余,每隔幾個裏坊,便能遇到一個集市,正在交易馬牛羊、粟米稻谷,馬羊嘶鳴、車來車往,十分熱鬧。百姓既庶且富,娛樂無疆。都人士女,殊異乎五方。遊士擬於公侯,列肆侈於姬姜。

而一擡頭,則是墻高門偉的“橫門”,這是長安十二門之一,位於城池西北,當年張騫、傅介子都是從此出發去西域的。

朝中早早得知任弘他們今日抵達,執金吾手下的一眾騎從衛士在此戒嚴,幾位公卿大夫也等候多時了。

任弘連忙下了馬,正了正衣冠上前,卻見迎面走來的是兩位大夫,一位身材矮小,年過四旬,環掛青綬,腰懸印囊,一看就知道是兩千石,又見其頭戴委貌冠,或是九卿一級的人物。

而另一位則形體高大,雖然容貌年輕,但頭發卻花白,戴進賢冠,腰上佩戴的是黑綬,應是千石左右的官吏。

大漢官員在袍服外要佩掛組綬,並隨身攜帶官印,所以一看那綬帶顏色就知道級別。

反正都比任弘大。

於是他向二人長作揖:“謁者弘奉詔護烏孫公主、王子入朝,見過二位上吏!”

頭發花白的千石吏一口太原口音:“任道遠,義陽侯常在信中提及你,你可是他的愛將啊,今日終於見到了。”

他自己介紹道:“吾乃典屬國丞常惠,這位是宗正劉路修。”

“劉德。”劉宗正笑吟吟地微微拱手,自報姓名。

巧了,任弘前世曾看過某部講漢武帝時代的小說,主角就叫劉德。

不過那主角是漢武帝的哥哥,河間獻王,這位卻是出身楚藩的劉德,不是一個人。

這位宗正劉德不出名,但他的兒子孫子卻有名氣。

兒子叫劉向,整理了戰國策,寫了列女傳,開啟了古文經學。孫子叫劉歆,是王莽的國師。

這時候,換了一身漢式女裝的劉瑤光也帶著劉萬年過來了,她理論上是烏孫正使,今日倒是收起了平日不拘禮節的習慣,十分得體地朝二人行禮。

“烏孫國昆彌與楚主之女劉瑤光,子劉萬年,見過劉宗正、常典丞。”

“烏孫公主和王子不必生分,該叫我族叔才對。”劉德笑道:“我亦出身楚藩,乃楚元王之後也,論輩分,與解憂還是兄妹。”

劉德和解憂公主都是劉邦的小老弟,楚元王劉交之後,不過解憂是大宗楚王戊之女孫,而劉德則是小宗休侯劉富之後。

當年休侯劉富因為勸誡楚王戊不聽,逃到長安。七國之亂後,劉富等楚王兄弟皆坐免侯,削屬籍,後來才被竇太後恢復,留在了長安。他不願再入仕,只學祖先楚元王劉交,潛心於學問。

劉德為其孫,是漢武帝表彰六經後,世上為數不多還堅持修黃、老術的學者,淮南王劉安倒台後,劉德還搞到了不少劉安門客們撰寫的黃老修道之術。

而今上繼位後,大將軍霍光為了避免天下人說自己效諸呂專權,架空劉姓,遂征辟了一批宗室為官。年輕時很受漢武帝喜愛的劉德也在其中,據說大將軍很欣賞劉德,在他妻子死後,甚至想要將女兒嫁給他續弦,卻為劉德婉拒。

雖然是親戚,但瑤光對劉德只是恭敬,倒是對常惠更感興趣些:“母親在烏孫時,常提到常君。”

常惠的目光也在往瑤光兄妹身上瞥,聞言一愣:“楚主……還記得我?”

劉瑤光沒反應過來:“當然記得,母親說,當年居於長安僻裏之中,曾蒙常君之惠,讓吾等來到長安後要拜謁之。”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常惠神色有些復雜難解,最後只無奈地笑了笑。

好在劉德幫常惠緩解了尷尬:“子直,當年孝武皇帝在甘泉宮召見我,聽我敘述黃老之術,感慨我的名與河間獻王相同,又同樣喜好收書,所以稱我為劉氏千裏駒。”

“此為謬贊,依我看,這任謁者往返烏孫,單騎上天山,縱橫破胡虜,他才是大漢的千裏駒啊!”

常惠接過話,拊掌道:“不止千裏了,萬裏亦有也,就叫萬裏駒吧。”

千裏駒萬裏駒也比沙漠之狐好聽啊,這個綽號任弘喜歡!

等等,這樣一來,他豈不是和蘿蔔成同類了?

“二公這是要捧殺弘啊,我只是一匹劣馬,萬萬當不起。”

任弘嘴上十分自謙,他年少得志,估計會招致不少紅眼病,又沒有過硬的大腿,進了京兆後言行必須低調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