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十文字槍、傳自寶藏、楊家六合一擋(第2/2頁)

據說這是寶藏院的覺禪房法印胤榮,在猿澤池邊看見新月的倒影,從中得到靈感而創造出的這種十文字槍,並創立了寶藏院流槍術。

在寶藏院流槍術的口訣中,有這樣一句:“刺即成長槍,斬即成剃刀,割即成鉤鐮。”所以這東西的用法,還真是和方天畫戟差不多的路數。

而楊清嶽手中的這支槍,槍長一丈一尺七寸(宋代的尺約為25厘米),大概是三米長。看似好像是在長度上有些吃虧。

但是對方的這名戰將握持長槍的時候,握的卻是槍杆的正中間,所以楊清嶽在槍長上並不吃虧。

只見長信衛門見對方的馬到人到,他隨即就是一槍平生最得意的槍術“燕流擊”,長槍一擰就向著楊清嶽的胸前刺去!

這一槍,居然迅猛快速,很有幾分章法!

當楊清嶽見到對方明晃晃的槍尖直向他的胸前刺來。就見他手中的長槍一抖,一式楊家六合槍的“裏搭外圈”。手腕一顫“啪!”的一聲兩槍相撞,當時就將對方的十字槍震到了一邊!

楊清嶽練習的這種楊家六合槍法,每日裏練習抖大槍的功夫,可以說是底子打得十分厚實。抖大槍最重視的就是全身發力,帶動槍杆,然後使用槍尖撥打對方兵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