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5章:綢繆數載為一戰、活羅海川、把胡嶺前(第2/2頁)

這條河由西向東而來,在這裏匯入了活羅海川。

在沈墨東身後的活羅海川再向後,也就是東面兩三裏遠,是一條名叫做“把忽嶺”的高山峻嶺。它從北向南延伸而來,就像是地圖上的一豎。

換句話,說沈墨現在所處的位置,正位於三岔河口的一個尖角處。活羅海川和他的支流孩懶水在地圖上形成了一個“y”字形,活脫脫就像是一個倒過來的奔馳車標。

而那座豎著的“把忽嶺”,則是在這個y字的後面又加上了一豎。

沈墨駐足的這個地方處於平原的盡頭,有山有水、地形復雜、正是用兵之地。

在蒙古人看來,他們是追得這支山東軍猝不及防,恰好把他們堵在了河邊。可是殊不知,這裏卻是沈墨在地圖上苦苦搜尋,才找到的決戰地點!

……

此時的沈墨集合了軍隊,正在背靠河水列陣。

這種作戰的地形叫做“背水一戰,”實際上因為缺乏戰術縱深,所以這種做法很為古代兵法家所不取。

可是咱們的沈墨,卻恰恰選中了這個地方作為決戰之地。

當沈墨發現蒙古軍隊追上來之後,他命令自己的部隊轉身列陣。這時的他還沒看到蒙古兵的身影,就發現自己首先中了人家一招!

在他部隊的外圍來回驅馳,負責打探消息、偵察敵情的斥候探馬,接連有幾支百人隊無故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