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0章:輕取榆關巧用兵、高歌前行、燕山喜峰(第2/2頁)

當沈墨出發之際,通州軍盡顯他們建軍時,就極度強調機動性的特色。

他帶領的一萬淮揚軍團,所有的人員裝備全都由馬匹駝負,行動速度快得驚人。

到這時,沈墨提前布線在耽羅島的養馬場,終於還是在六年之後爆發出了強勁的繁衍速度。

一般馬匹在一周歲半以後就能繁育後代,而它們適用於戰場上的年齡,則是在兩歲半到八歲之間。

所以在幾代的繁衍之後,耽羅島上各類優良品種的戰馬,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數字。這顆沈墨在數年前埋下的種子,如今終於長成了參天大樹!

沈墨在耽羅島上,令人搜羅了河曲馬的優良品種,然後再用它和花費重金采購來的頓河馬、卡巴金馬等歐洲北方馬種混血雜交。

之後培育出來的挽馬,體型和力量很類似後世的鐵嶺挽馬。馬兒的肩高達到了155厘米,在體量上擁有很大的優勢。

而且這種挽馬吃苦耐勞,力道極大。它可以拖拽480公斤的重量,達到他體重的百分之八十,負重能力更幾乎是蒙古馬的一倍。

這樣的挽馬幾乎每一匹拿到大宋去,都是鶴立雞群的寶馬。可如今卻被沈墨用於牽引馬車和駝負裝備。同時在緊急情況下,它們也可以被戰士騎乘,因為這種馬匹溫順而聰明。

就僅從馱馬這一件事上,沈墨就花了這麽大的精力。由此可見現在這支淮揚軍團,已經被他武裝到了什麽程度!

沈墨率軍撲向喜峰口之際,這把被沈墨磨礪了數年的神兵利刃,終於露出了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