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朝會(第2/2頁)

王子騰趕忙出班,跪倒在禦階下,口呼:“臣,京營節度使王子騰見駕。”

“你從現在開始整頓京營,立刻上城頭防守,不可讓韃靼人有了可乘之機。”

王子騰立刻叩頭回稟:“臣,這就整頓軍隊上城防守,必不讓京城有事。”

皇帝見今天的事已經辦完,便說道:“眾臣工還有什麽事要奏,盡快奏來,如果無事再奏便都散了吧。”

大家心裏清楚今天的事,選兵派將擊敗韃靼人,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在韃靼人退走之後再做商議,於是便都沉默不語。

皇帝見到眾位大臣都沒有別的話說,便對戴權使個眼色,戴權向前幾步,來到禦階前高聲喊道:“退朝。”

今天的朝會就這樣結束了,從開始上朝到最後散朝也沒有半個時辰,賈珂全程站在那裏,沒有發過一言,在賈珂看來今天朝會上決定的事,恐怕早就由皇帝同幾位心腹大臣商量過了,今天的朝會,不過走個過場。

散朝之後,眾人三三兩兩往外走,賈珂仍然緊跟在北靜王之後,等快走到宮門口時,北靜王回身對賈珂說:“你現在回去同家中人告別,然後帶領人馬出城紮營,我讓其他各部安紮在你附近,到時候我的大帳就設在你的大營中。”

如果是別人聽了這話,也許覺得很正常。但是賈珂聽了卻覺得有些不對味兒,按照賈珂的理解,北靜王如果要在軍中軍立大帳,應該設在兵馬最多,在各節度使中地位最高的遼東節度使軍中,現在反而要把大帳設在他的軍中,這其中一定有什麽他不知道的原因。

但是賈珂沒有詢問,而是點頭稱是,北靜王滿意的點點頭,便徑直上轎回府去了。

賈珂不敢怠慢,出了宮門,騎馬立刻回府,到了榮國府之後。也沒有去內院,而是直接去了賈政的外書房,賈政在那裏等他。

賈珂一與賈證相見,沒等賈政發問,便如實相告:“父親,今天在朝堂上北靜王爺被點為元帥,一會兒便要統領大軍在城外紮營,兒子這次回來向父親告辭,然後馬上就要去軍中,點人馬出城紮營。”

賈政聽了這話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地問道:“你上次和我說這一次韃靼人是不防事的,可是真的,沒有誆我。”

“父親大人盡管放心,韃靼人雖然勇猛,但這一次我們集中了幾十萬精銳,再加上現在天氣漸漸寒冷,韃靼人的草料想是跟不上了,即使這一次不能取勝,對方也呆不了多長時間必定後退。”賈珂認為己方的勝算,已經有八九分了,別說還有幾十萬人在旁支援,就是他這五萬人馬,也足以同韃靼人相持。

但是賈政也不是白給的,他想了想道:“我這段日子仔細思考了一下,覺得你想的還是有些樂觀。雖然你有五萬的精銳,但是大部分都是步兵。一旦韃靼人開始遊走,恐怕你的軍隊便跟不上了。光憑著兩萬騎兵如何同十幾萬韃靼精銳騎兵決戰?”

賈珂聽完賈政的話,先是一愣。他沒想到賈政竟然說出了這一番道理來。而且說的也是合情合理,現在朝廷並不怕和韃靼人決戰,就怕韃靼人既不戰也不走,而是四方遊走,和朝廷在那耗著。

看來不愧是榮國公的子孫,雖然沒有從軍,但是耳濡目染之下,也是知道一些軍中的事情的。

賈珂仔細思考了一下賈政的問題,然後無奈的回答他:“兒子還沒有想到這件事。而且這一次各位節度使前來增援,各自為政,也不能把軍兵混在一起。父親說的這事還真是有些為難。”

賈珂說完這句話就站在那裏閉目沉思起來,最後對賈政說:“我看韃靼人不會四處遊走,他們個部族的士兵現在已經歸心似箭,如果長期相持阿爾斯楞汗恐怕沒有辦法穩定住軍心。”

賈政聽完賈珂的話也覺得無奈,畢竟中原王朝將來戰馬稀少,對付北方民族的時候,每一次只能是防守。這也是無奈之舉。

其實賈珂現在如果盡起大兵的話,也能有十幾萬騎兵,但是這是他最後的家底,哪裏會亮出來讓朝廷知道。

賈珂同賈政告別之後,也不進內宅,而是領著親兵直接出門去了。只留下賈政在書房中忐忑。

賈珂帶著親兵來到宣府鎮的駐紮之處,剛來到大帳中,範康和鄭愷便來相見。

賈珂把今天朝堂的事和他們一說,特別是說起北靜王要在他們營中設立大帳,做完之後就用眼睛盯著範康。

範康思考了一陣,心裏邊有了大致的結果,“主公,北靜王在咱們營中設立大帳,並沒有按照慣例在遼東節度史謝虎到大營中設立帥帳,恐怕是這個謝虎有什麽不妥?北靜王老奸巨猾已經看出了其中的奧妙,所以正在避嫌。至於謝虎到底有什麽不妥,現在情報太少,就不是我能夠猜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