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準備(第2/2頁)

“這一次當以黃柏峰為元帥,蕭嶽為前鋒,統領宣府鎮10萬人馬,奮武營5萬人馬,滿族八旗八萬騎兵,在西安會合,然後出玉門關,征伐黑衣大食。”

當天大朝過後,賈珂的聖旨就飛快地向宣府鎮以及滿族八旗飛去。

黃柏峰在接到賈珂的聖旨之後也不敢怠慢,立刻整頓宣府鎮的軍隊。

現在的宣府鎮雖然仍然作為九邊之一存在,但是其實他們已經算是內陸的軍隊了。

黃柏峰作為宣府鎮節度使,在接到聖旨之後立刻整頓人馬,按照旨意向西安前進。

而在京城的蕭嶽也辭別了嬌妻賈迎春,帶著奮武營向西安進發。

而滿族8旗更加迅速,賈珂的命令一到,他們8旗就各出一萬人馬,然後在各族統領的帶領下,一人雙馬飛快的向西安而去。

這一回賈珂命令西征的部隊主力是步兵15萬騎兵8萬。

這些人馬比起當年北征韃靼人來說少了許多,但是賈克卻有絕對的把握能夠擊敗黑衣大食。

因為現在賈珂的這時十五萬步兵可不是原先的,那使用刀槍的部隊了,他們已經完全火器化。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賈珂大量的資金投入,現在他們的火槍已經不再是燧發槍了,而是使用米尼彈的米尼槍。

米尼槍可是穿越神器,但是一個穿越古代大佬們,最後都是憑借米尼槍橫掃四方的。

到了賈珂這裏自然也不例外,雖然賈珂的金手指和這些機械制造沒有任何關系。

但是賈克仍然憑借自己的一些記憶,然後再加上中原工匠的聰明才智,終於制作出了帶有線膛的米尼槍。

大家不要以為制作米尼槍十分的簡單,恰恰相反,它的制作繁瑣程度已經快趕上現代的步槍了。

而米尼槍在出現沒多長時間,現代步槍便出現在了歐洲戰場上,這也就說明米尼槍的制作和現代步槍並沒有多少實質性上的技術差距。

現在大家有一種說法,認為米尼槍生不逢時,其實這是誤解。米尼槍和現代步槍制作起來並沒有什麽本質的差距。

比如說線膛,米尼槍和現代步槍已經沒什麽差別了,米尼槍和現代步槍主要的不同是擊發裝置以及彈藥的不同。

這些都是一時的靈感,並沒有技術上的差距。

既然有了現代步槍,不管是在穩定性,射程上,以及射擊速度上都超過米尼槍,大家自然都使用現代步槍了,所以米尼槍很快就衰落下去。

而賈珂現在對於先使用米尼槍,而不是現代步槍也是有不得已的。

首先賈珂的工業雖然能夠生產現代步槍,但是對於子彈來說,也只能勉強生產精度稍差一些的米尼彈。

而對於現代的子彈,他卻完全沒有辦法,至少他現在還沒有能夠生產出合乎精度要求的步槍子彈。

大家不要以為那步槍子彈容易制造,你看現在的印度,能造飛機,坦克,火箭也上了天了,但是他就是不能制造子彈,現在印度所用的子彈都是從西方進口,大家就可從中想到了制作子彈的難度。

而賈珂正是被子彈說難住了,所以他的部隊暫時不得不使用米尼槍。

不過賈珂認為他就是使用米尼槍,也能對敵人產生絕對的優勢,因為米尼槍射擊速度十分快,而且射程達到了400米。

光著兩條,賈珂的部隊就能橫掃一切敵人。

現在制約賈珂的主要是後勤補給,現在的米尼槍可不能像原先那些燧發槍一樣,只要是隨軍工匠隨便制作一些就能滿足部隊的需要,這米尼槍彈必需後方制作運往前方。

因此上賈珂,讓黃柏峰和蕭嶽在西安會合,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賈珂在西安設置了一座大型的軍火庫,這裏儲存的炮彈和子彈,足以應對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黃柏峰和蕭嶽帶著人馬在西安匯合之後,按照賈珂的旨意,在西安的軍火庫中提取的子彈。

在這之後滿族八旗也在西安會合,他們來到之後立刻就拋棄了手中的弓箭,換裝上了賈珂原先裝備部隊,後來被米尼槍退換下來的燧發槍。

這些燧發槍雖然射程上米尼槍差了很多,就連發射速度上也相差許多,但是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也是了不起的黑科技。

這些滿族八旗裝備得燧發槍之後,可以說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