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8章 多爾袞的紅夷小炮

因為李自成的“裝活”,所以大順這邊現在是永昌四年了。而大清那邊則是順治四年,都是“四年”,倒是挺巧的。而更加巧合的則是大清和大順,都選擇了差不多的發展路線——都是中式封建王朝的初興模式。

大清和大順兩朝本來就是初興的中式封建王朝嘛!

大清的十旗制度(八旗加兩綠旗),說穿了就是明朝軍戶的加強版,並不是什麽來自草原大漠的體制。

而大順的老營兵制則是“授田到兵”,和早期的府兵制類似——早期府兵有單獨的軍籍,在隋朝開皇改革後才歸入民籍,現在大順也是將兵農二者分離。

在十旗制度和老營兵制外,大順、大清又都先後選擇了計口均田這個被後世認為是“仙招”的土地制度。

這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大順、大清的地盤人口密度都不大——他們拿的都是翻來覆去打拉鋸戰的地盤,能有多少人口?

而人少地多不就是計口均田的必要條件嗎?哪怕是小農經濟,也是需要一定規模的,如果小農產業規模太小,也是很難維持的。

計口均田之後怎麽都得維持個幾十年才能算成功吧?

如果搞個三五年就分化了,就又開始出現嚴重的土地兼並苗頭了,那不是真正的成功。

或者分田後沒幾年,農民們就背井離鄉,跑去美利堅當殖民者了,也不是計口均田成功的標志。

當然了,一個農民分到一畝兩畝的,出現難以維持的情況也是正常的。一家五六口弄個幾畝薄田的,那根本不是一個可以持續經營的經濟規模,必然會很快出現分化!

如今大順和大清的地盤上都沒多少人口,足以均出一個可持續的農莊經營規模。

而且他們兩方面還因為種種原因和士大夫階級撕破臉了,根本得不到後者的支持。如果他們再去維護士大夫的土地所有權,而不采取最容易得到安穩的計口均田制,這不成了傻缺了?

李過和多爾袞都不傻,當然知道該怎麽辦了!

所以到了大清順治四年的時候,雖然大清朝的短線走勢看著不是很好——在陜西清軍丟了榆林和延安。山西那邊的清軍則依舊沒有能攻下大同府,還讓呂梁山抗清根據地有所發展。而在山東方面,清軍再次放棄了沂水大營,撤離了曲阜城下。

但是真正能夠看清局勢的人們都很清楚,大清國在中原的統治已經比較穩定了!

因為在截止大清順治四年春,已經有十萬戶正綠旗的官兵和超過一百五十萬戶生活在河南、山東、北直隸還有山西省的貧苦農民,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土地。

其中對貧苦百姓的授田,大約維持在一口十畝的標準。即便考慮到現在的氣候狀況,這個數目的土地也足以活人了,而且還能活得比較滋潤。

所以在完成了計口授田的地區,漢人的反抗已經漸漸平息了!甚至在清軍四面包圍下還堅持了一年多的曹州明軍(李化鯨、宮文采部),也在順治三年末被多鐸擊敗。

無法在曹州立足的李化鯨、宮文采被迫率領余部突圍,去投靠了盤踞曲阜的史可法。

除了曹州明軍的兵敗,還有一件好事兒也在順治四年開春後落到了多爾袞的頭上——紅夷英吉利國的護國主克倫威爾大將軍派出的使臣布魯斯,終於抵達了北京城,而且還給大清皇叔父攝政王多爾袞送來了紅夷國的土特產,十二門三磅紅夷小炮,外加十二門在盛京由八旗漢軍工匠仿造(由布魯斯等英吉利人指導)的三磅炮。

布魯斯其實早就抵達盛京了,不過多爾袞並沒有馬上召他們去北京。這是因為多爾袞並不信任這些紅毛洋人……誰不知道朱慈烺在上海開商市招洋商,和紅毛黃毛的洋人關系好著呢!

這紅夷國怎麽會和大清要好?其中莫不是有詐吧?

所以多爾袞就聽了範文程的建議,要考驗一下紅夷國洋人——他們不是說紅夷國特產是大炮嗎?

那就傳授一點鑄炮的本事給留守盛京的正白旗漢軍吧!

還別說,這夥紅夷國人還真夠意思,忙活了大半年,總算幫著正白旗漢軍的工匠制造出了十二門三磅紅夷大炮——其實三磅炮在技術上對清朝的工匠沒有什麽難以克服的難點。

論起鑄造的難度,十二磅的紅夷大炮要高多了!

只不過三磅炮對重量和精度的要求更高,而且還要打造專用的炮架,所以就費了點時間。

另外,滿清的“旗辦”手工業的效率也是低了一點兒。工匠們都是旗奴,不大願意學新東西——十二磅的紅夷大炮是他們做熟了的,各種“規矩”都摸索出來了,比如費料多少,費時多少,廢品率多少,上上下下都有數了。